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将在博鳌举行:4位诺奖得主将作主旨报告

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第三次新闻发布会现场。

8月10日,由海南大学、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共同主办的“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2024 World Life Science Conference)将于10月19日-21日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主题为“同一世界,共享健康”。

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本次大会将有4位诺奖得主作主旨报告,超60位中外院士参会。

大会共由五部分活动内容组成,包括43个主题的分组报告、特色论坛、科普活动等。

其中,开闭幕式和主旨报告将邀请生命科学领域10位中外著名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包括戴维·巴尔的摩、厄温·内尔、巴里·马歇尔、兰迪·谢克曼等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陈志坚、李家洋、邵峰、骆清铭等知名科学家出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杨维才在发布会上表示,“本届大会我们将结合一切新质力量,创办新的‘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线上会议中心’,打造永不落幕的世界生命科学大会。”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秘书长王拥军。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秘书长王拥军表示,本届大会打破了传统的学术大会常规模式,启动新型的成果展示模式。届时,线下成果展示主题馆将在溯视会平台同步展示。截至目前,已确认的成果展示有:再生医学成果展示、合成生物成果展示、脑科学成果展示、药食同源成果展示、抗衰老医学成果展示、双碳科技成果展示、海洋生物成果展示、人工智能成果展示、健康大脑成果展示、数字医疗成果展示、生物多样性成果展示等。

自2016年起,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已成功举办过两届,在推动区域生物和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学术和产业转化资源与服务做出了贡献,已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覆盖面广、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层次国际学术盛会。

中国科学家构建脑类器官模型,为研究人类大脑提供新窗口

·“目前尚无人源性SpV模型,这限制了对人体内SpV核团发育、功能及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因此,构建SpV类器官将为研究人类大脑提供新颖且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窗口。例如,如果希望在人源遗传背景下研究SpV核团,目前尚无其他有效的方法供选择。”

脑科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理解人脑、干预脑疾病以及开发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过去,研究大脑主要借助模式动物和二维细胞培养等模型的方式。近年来,脑类器官的出现为探索人脑奥秘提供了新的机遇。

类器官(organoid),即类似于真实器官的微型模型,通过对多能干细胞或者成体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自组织形成,与人体器官结构高度相似,并能复现被模仿器官的部分功能。近年来,类器官领域发展迅速,脑类器官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脑发育、遗传性脑发育疾病、神经退行疾病等领域。

但是,人类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针对特定脑亚区及脑核团构建特异的脑类器官模型仍面临许多挑战。近年来,尽管多种基于定向分化的脑区特异类器官已成功建立,但国际上关于在体外重现具备核团特征的脑类器官的研究进展仍有限。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向阳飞课题组构建了脊髓三叉神经核团(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SpV)特异的人脑类器官,并完成了核团相关的脑区间连接体外模型的构建,2024年8月28日,该研究在线发表于《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

构建脊髓三叉神经核团类器官

近日,向阳飞向澎湃科技表示,目前针对后脑区域的类器官构建方法较少,尤其缺乏具有核团特异性的后脑类器官模型。脊髓三叉神经核团(SpV)是位于后脑的最大颅神经核,也是三叉神经核的关键结构,负责接收并传递外周感觉信息至上行的其他脑区。SpV在处理和调节感觉信息及介导相关的病理机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尚无人源性SpV模型,这限制了对人体内SpV核团发育、功能及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因此,构建SpV类器官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更为便捷的工具,以探索相关问题。它将为研究人类大脑提供新颖且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窗口。例如,如果希望在人源遗传背景下研究SpV核团,目前尚无其他有效的方法供选择。”向阳飞说。

“目前针对绝大多数脑核团尚未建立类器官模型。”向阳飞表示,除了此次报道的研究外,国际上已有的报道仅包括向阳飞团队此前建立的丘脑核团类器官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Guo-li Ming团队报道的下丘脑核团类器官。向阳飞说,目前构建脑核团类器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两个方面:首先,针对众多脑核团的发育过程,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其次,如何在体外精确调控干细胞的分化,以重现脑核团在体内的发育调控需要大量的探索。

为建立特异模拟SpV的脑类器官,研究人员解析了SpV类器官的特征及其细胞谱系发育过程。他们还发现,SpV神经元在长期培养中自发形成轴突束结构——这是一种神经细胞的长突起,可以延伸到脑内其他区域,与其他神经细胞形成连接,从而传递神经信号,表明SpV神经元具有在脑类器官中模拟其在真实大脑中的连接和功能的能力。

研究人员对SpV类器官和丘脑类器官进行了融合培养,以在体外模拟SpV与丘脑之间的连接。结果显示,SpV神经元向丘脑侧投射的能力显著强于丘脑神经元向SpV区域的投射能力。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不同的融合组合,如SpV类器官与丘脑类器官的融合、SpV类器官与皮层类器官的融合、以及丘脑类器官与皮层类器官的融合,分析了不同神经组织间建立投射的特征。这些投射特征与体内不同脑区间的连接特征相一致。此外,通过逆行示踪、光遗传、钙成像、电极刺激与记录等多种研究手段,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了在融合类器官中,SpV细胞与丘脑细胞之间建立了连接。

向阳飞告诉澎湃科技,研究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找到最合适的类器官分化条件。针对这个问题,向阳飞团队基于发育生物学原理做了大量的设计与测试。此外,脑类器官培养周期一般长达数月,实验周期较长,也是一个问题,“需要大量的耐心”。

未来,向阳飞团队计划开展更多功能研究,以分析SpV-丘脑融合类器官中两种神经组织之间的功能连接以及在发育过程中对彼此的影响。他们还将应用SpV类器官及融合类器官模型于发育与病理机制研究。

脑类器官与真实人脑的差异

向阳飞介绍,脑类器官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脑发育、遗传性脑发育疾病、神经退行疾病、脑进化、再生医学、脑肿瘤以及病原体感染等领域。十年前,关于脑类器官的报道每年仅十余篇,而如今这一数字已增至每年约500篇,其中大部分研究都是利用脑类器官探讨各种生物学和医学问题。

脑类器官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能替代人脑,“实际上,构建脑类器官的目的本身也并非为了替代人脑。我们希望尽量在体外培育出能够更好地体现人脑关键特征的培养物,为研究人脑提供一种更便捷和可及的窗口,这对深入了解人脑中的生物学机制至关重要。”向阳飞说,其团队此次构建的SpV特异的人脑类器官也无法完全替代人体内对应的组织,然而从细胞组分、空间自组织及功能等方面重现体内脑组织的精细结构及其发育过程,依然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一步。

“为了更好地呈现人脑特征,脑类器官仍需解决许多技术上的局限性。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脑类器官的功能性血管化,以便更好地在体外维持神经组织的长期发育与成熟。”向阳飞说。

据悉,脑类器官长到几毫米之后就会停止生长,原因是没有提供氧气和营养的血管。目前,大多数科学家研制的脑类器官尚未形成功能性血管网络。向阳飞说,这也是他们团队正在尝试解决的问题。

尽管脑类器官与真正的大脑相差甚远,但一个伦理问题已经受到关注:“培养皿中的类大脑”会最终产生意识吗?

2020年10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认知神经科学家Anil Seth在《自然》(Nature)的播客中表示,不能排除脑类器官产生意识的可能性,如果脑类器官变得足够复杂,它们所展示的活动可能会变得更加类似于有意识的人类的活动,但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复杂性会导致意识。

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脑类器官不会发展出意识。向阳飞表示:“目前体外培养的脑类器官并不具备产生意识的条件。除了脑类器官本身结构较为简单、神经元数量远远少于真实大脑之外,脑类器官也缺乏与外界交互的能力。即便在体内移植,目前也并没有证据表明移植后的动物会产生人类意识。”

“实际上,基于当前的技术水平,脑类器官出现意识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在脑类器官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适当的伦理讨论很有必要。”他说。

参考资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033-6#MO0

2.http://www.news.cn/health/2023-02/03/c_1211724659.htm

3.https://mp.weixin.qq.com/s/gr91G82oflrXlYE0Hl1Hag

4.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4.08.004

首场追思会,李政道长子:这句话,父亲说给永远的科学和祖国

李政道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演讲,摄于1968年。视觉中国 图

8月11日,“李政道先生追思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

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等3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院士专家及师生代表,李政道先生家属代表、亲友、生前同事和社会各界人士等330余人参会。

追思会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魏龙主持。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梁晨教授代替李政道先生长子李中清教授作为李政道先生家属代表宣读致辞,题为“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

李中清在致辞中写道:“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爸爸还会说,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尽管这个时候只有家人在身边,但我想,父亲这句话既是说给我,更是说给他多年来的各位老师、同道、朋友、永远的科学和祖国。”

当地时间8月4日凌晨,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

为祖国四处奔走的科学家

李政道先生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中国上海市,祖籍江苏苏州。1943至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读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1950至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翌年经实验验证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科学奖。他的研究工作对粒子物理学和量子场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4年,李政道被聘为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现任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11月,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2018年,李政道受聘为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副局长魏志祥代表中国科学院对李政道先生表达了深切的缅怀和追念。他指出,李政道先生一直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工作,积极向国家领导人献言献策,推动我院乃至全国的基础研究人才跨越式发展;他身体力行的长期坚持参加中美系列学术活动,积极推动相关机构设立,为中美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良好局面打下坚定基础;纪念和缅怀李政道先生,就要学习他着眼前沿的战略眼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浓烈炽热的赤子情怀,我们应传承和发扬李政道先生的精神,更大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产出一批未来对人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成果,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新高地。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院士代表北京大学表达了深切的缅怀之情。他表示,李政道先生对北大物理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极为深远的前瞻规划,并亲力亲为地推动北大物理及相关学科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开拓前沿交叉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我们应当从李政道先生“问愈透,创更新”的执着追求和前瞻视野,身体力行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师表才情、正道仁心的精神风范和崇高境界中感悟科学与真理的力量,传承、发扬李先生为中国物理学事业,乃至教育、科技、人才事业进步与发展提供的宝贵财富,为全面推进“千枝万根皆相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周善贵代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对李政道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和深切的缅怀。他表示,理论物理所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极大地受益于李先生所建议、推动设立的CUSPEA、博士后流动站制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而且一直得到了李先生的无私帮助。他的一生,饱含着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人类文明的无私奉献;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我们将传承和弘扬李政道先生的科学精神和报国情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作了《李政道先生对中国科教事业的贡献》的报告,从“伟大的物理学家”“对我国高能物理及高能加速器的贡献”“对祖国科教事业和人才培养的贡献”等三个篇章,深情并全面回顾了李政道先生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和对我国高能物理事业、科教事业、人才培养等做出的卓越贡献。

王贻芳表示,李政道先生是令人仰止的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和爱国者,他使我国的高能物理事业走到国际前沿,更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他最后表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追念李政道先生就是给我们以继续奋斗的最大激励,对他最好的怀念就是把他的科学精神和未尽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

由于李政道之子李中清教授精神悲痛、腿脚不便,难以赶到现场,南京大学梁晨教授代替李中清教授作为李政道先生家属代表宣读致辞。

李中清在致辞中写道:“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在家父辞世后给予我们家属的慰问、体恤和支持。8月4日我们宣布这个悲痛的消息后,各种对家属的慰问,和对父亲公开的追忆,如潮水般涌进。”

“今天的纪念会是追思父亲的第一场活动。其实在座的各位,比我更清楚、更了解作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科学领导者的李政道。”

“对我而言,李政道更是一位宽厚慈爱的父亲,我亲爱的爸爸。爸爸不仅启迪我的智慧,也是给我力量和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我可以讲述很多他对我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细节。可是,我最为感激的是他教导我探索知识,专注工作,谦逊为人,富有责任心,保持民族自豪感,正直为人,欣赏艺术,以及追求创新和有所作为,而不是追逐金钱、物质与浮名。”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爸爸还会说,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尽管这个时候只有家人在身边,但我想,父亲这句话既是说给我,更是说给他多年来的各位老师、同道、朋友、永远的科学和祖国。”

中国科学家构建脑类器官模型,为研究人类大脑提供新窗口

·“目前尚无人源性SpV模型,这限制了对人体内SpV核团发育、功能及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因此,构建SpV类器官将为研究人类大脑提供新颖且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窗口。例如,如果希望在人源遗传背景下研究SpV核团,目前尚无其他有效的方法供选择。”

脑科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理解人脑、干预脑疾病以及开发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过去,研究大脑主要借助模式动物和二维细胞培养等模型的方式。近年来,脑类器官的出现为探索人脑奥秘提供了新的机遇。

类器官(organoid),即类似于真实器官的微型模型,通过对多能干细胞或者成体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自组织形成,与人体器官结构高度相似,并能复现被模仿器官的部分功能。近年来,类器官领域发展迅速,脑类器官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脑发育、遗传性脑发育疾病、神经退行疾病等领域。

但是,人类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针对特定脑亚区及脑核团构建特异的脑类器官模型仍面临许多挑战。近年来,尽管多种基于定向分化的脑区特异类器官已成功建立,但国际上关于在体外重现具备核团特征的脑类器官的研究进展仍有限。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向阳飞课题组构建了脊髓三叉神经核团(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SpV)特异的人脑类器官,并完成了核团相关的脑区间连接体外模型的构建,2024年8月28日,该研究在线发表于《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

构建脊髓三叉神经核团类器官

近日,向阳飞向澎湃科技表示,目前针对后脑区域的类器官构建方法较少,尤其缺乏具有核团特异性的后脑类器官模型。脊髓三叉神经核团(SpV)是位于后脑的最大颅神经核,也是三叉神经核的关键结构,负责接收并传递外周感觉信息至上行的其他脑区。SpV在处理和调节感觉信息及介导相关的病理机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尚无人源性SpV模型,这限制了对人体内SpV核团发育、功能及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因此,构建SpV类器官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更为便捷的工具,以探索相关问题。它将为研究人类大脑提供新颖且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窗口。例如,如果希望在人源遗传背景下研究SpV核团,目前尚无其他有效的方法供选择。”向阳飞说。

“目前针对绝大多数脑核团尚未建立类器官模型。”向阳飞表示,除了此次报道的研究外,国际上已有的报道仅包括向阳飞团队此前建立的丘脑核团类器官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Guo-li Ming团队报道的下丘脑核团类器官。向阳飞说,目前构建脑核团类器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两个方面:首先,针对众多脑核团的发育过程,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其次,如何在体外精确调控干细胞的分化,以重现脑核团在体内的发育调控需要大量的探索。

为建立特异模拟SpV的脑类器官,研究人员解析了SpV类器官的特征及其细胞谱系发育过程。他们还发现,SpV神经元在长期培养中自发形成轴突束结构——这是一种神经细胞的长突起,可以延伸到脑内其他区域,与其他神经细胞形成连接,从而传递神经信号,表明SpV神经元具有在脑类器官中模拟其在真实大脑中的连接和功能的能力。

研究人员对SpV类器官和丘脑类器官进行了融合培养,以在体外模拟SpV与丘脑之间的连接。结果显示,SpV神经元向丘脑侧投射的能力显著强于丘脑神经元向SpV区域的投射能力。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不同的融合组合,如SpV类器官与丘脑类器官的融合、SpV类器官与皮层类器官的融合、以及丘脑类器官与皮层类器官的融合,分析了不同神经组织间建立投射的特征。这些投射特征与体内不同脑区间的连接特征相一致。此外,通过逆行示踪、光遗传、钙成像、电极刺激与记录等多种研究手段,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了在融合类器官中,SpV细胞与丘脑细胞之间建立了连接。

向阳飞告诉澎湃科技,研究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找到最合适的类器官分化条件。针对这个问题,向阳飞团队基于发育生物学原理做了大量的设计与测试。此外,脑类器官培养周期一般长达数月,实验周期较长,也是一个问题,“需要大量的耐心”。

未来,向阳飞团队计划开展更多功能研究,以分析SpV-丘脑融合类器官中两种神经组织之间的功能连接以及在发育过程中对彼此的影响。他们还将应用SpV类器官及融合类器官模型于发育与病理机制研究。

脑类器官与真实人脑的差异

向阳飞介绍,脑类器官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脑发育、遗传性脑发育疾病、神经退行疾病、脑进化、再生医学、脑肿瘤以及病原体感染等领域。十年前,关于脑类器官的报道每年仅十余篇,而如今这一数字已增至每年约500篇,其中大部分研究都是利用脑类器官探讨各种生物学和医学问题。

脑类器官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能替代人脑,“实际上,构建脑类器官的目的本身也并非为了替代人脑。我们希望尽量在体外培育出能够更好地体现人脑关键特征的培养物,为研究人脑提供一种更便捷和可及的窗口,这对深入了解人脑中的生物学机制至关重要。”向阳飞说,其团队此次构建的SpV特异的人脑类器官也无法完全替代人体内对应的组织,然而从细胞组分、空间自组织及功能等方面重现体内脑组织的精细结构及其发育过程,依然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一步。

“为了更好地呈现人脑特征,脑类器官仍需解决许多技术上的局限性。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脑类器官的功能性血管化,以便更好地在体外维持神经组织的长期发育与成熟。”向阳飞说。

据悉,脑类器官长到几毫米之后就会停止生长,原因是没有提供氧气和营养的血管。目前,大多数科学家研制的脑类器官尚未形成功能性血管网络。向阳飞说,这也是他们团队正在尝试解决的问题。

尽管脑类器官与真正的大脑相差甚远,但一个伦理问题已经受到关注:“培养皿中的类大脑”会最终产生意识吗?

2020年10月,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认知神经科学家Anil Seth在《自然》(Nature)的播客中表示,不能排除脑类器官产生意识的可能性,如果脑类器官变得足够复杂,它们所展示的活动可能会变得更加类似于有意识的人类的活动,但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复杂性会导致意识。

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脑类器官不会发展出意识。向阳飞表示:“目前体外培养的脑类器官并不具备产生意识的条件。除了脑类器官本身结构较为简单、神经元数量远远少于真实大脑之外,脑类器官也缺乏与外界交互的能力。即便在体内移植,目前也并没有证据表明移植后的动物会产生人类意识。”

“实际上,基于当前的技术水平,脑类器官出现意识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在脑类器官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适当的伦理讨论很有必要。”他说。

参考资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033-6#MO0

2.http://www.news.cn/health/2023-02/03/c_1211724659.htm

3.https://mp.weixin.qq.com/s/gr91G82oflrXlYE0Hl1Hag

4.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4.08.004

50岁后还能健康工作多少年?中国这项研究给出答案

·“一个人在50岁后生存的30多年的时间里,预计只有约6.87年的时间处于既健康又工作的状态。健康工作寿命期望值还存在性别、社会经济和地域上的差异。‘一刀切’的方法可能无法有效地实现延长工作寿命的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中国50岁劳动者的总预期寿命(TLE)为30.06年,健康工作寿命期望值(HWLE)平均为6.87年。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在50岁后生存的30多年的时间里,预计只有约6.87年的时间处于既健康又工作的状态。健康工作寿命期望值还存在性别、社会经济和地域上的差异。

2024年8月1日,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文章建议改进“一刀切”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

据论文介绍,健康工作预期寿命指预期从50岁开始健康度过(没有诊断出的慢性病)并从事有偿工作的平均年数,已被广泛用于评估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文章称,50岁后是个人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可能面临与年龄相关的健康挑战,并进一步影响工作能力和生产力。因此,计算50岁时的劳动寿命有助于全面了解人口的健康和工作状况,评估延长工作寿命的可行性。

这项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大规模纵向数据集,覆盖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单位,包括11572名男性(占比48.27%)和12403名女性(占比51.73%)受访者。

研究结果显示,从性别上看,男性的健康工作预期寿命为8.06年,女性为5.77年。与女性相比,男性健康预期寿命与工作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更大,这表明男性在不健康状态下工作的年数更多。同时,女性健康预期寿命与健康工作预期寿命的差距比男性大,这表明女性健康但不工作的时间更长。

从职业类型上看,农业劳动者的不健康工作预期寿命(UHWLE)几乎是企业劳动者的两倍,企业劳动者的健康非工作预期寿命(HNWLE)约为农业劳动者的两倍。农业劳动者和农村人口停止工作的年龄很晚(女性超过65岁,男性接近70岁),远远超过他们通常出现健康问题的年龄(约60岁)。

从地域上看,中国东部地区的50岁劳动者总预期寿命最高(30.79年),西北地区最低(27.28年)。华南地区的健康工作预期寿命最高(9.02年),西北地区最低(2.56年)。不健康工作预期寿命从西南到东北逐渐减少。

哪些疾病与不健康工作的状态相关?该研究发现,对于50岁的男性和女性而言,高血压导致的不健康工作年限最长,男性为5.67年,女性为4.85年。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慢性病是男性不健康工作的时间更长,而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脏问题则与女性不健康工作时间的增加有更高相关性。

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总体生活方式与健康工作预期寿命的关系,发现不吸烟、不常饮酒和定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与采用前述0-1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相比,男性的健康工作预期寿命增加了2.13年,女性则增加了1.61年。这种差异在不同地域、职业群体之间也有所体现。

据2022年11月22日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的《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未来老龄化将继续快速推进。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 14.2%,这意味着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在短短21年内翻了一番,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20-64岁人口之比)预计将从2019年的0.18增加到2050年的0.55,增长两倍以上。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项全球性议题。许多国家试图通过推迟退休年龄来延长工作年限,以抵消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沉重负担。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章介绍,英国、德国、法国计划在2023至2029年间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提高到67岁。2021年,中国政府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未来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与提高养老金年龄相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每个人工作,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工作更长的时间是否公平或可行。个人可能在许多社会人口学特征上有所不同,例如居住地、教育和职业。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因素会影响健康状况以及工作能力。”文章写道。

“我们的研究表明,‘一刀切’的方法可能无法有效地实现延长工作寿命的目标,这是政策制定者迫切需要认识到的。”文章提出,为实现社会公平,应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点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主要健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计划。对于城市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个人和企业员工而言,施行如渐进式退休计划、公平招聘和提供灵活工作安排等举措,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至关重要。

文章还提出,积极主动的公共卫生规划,例如对慢性病(像高血压和关节炎)的预防及管理,能够降低此类疾病对参与工作造成的影响。鉴于不同职业所面临的慢性病风险存在差异,职业健康政策应当针对特定群体做出相应调整。

参考资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184-3

2.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1546-X/fulltext

3.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21/content_5674844.htm

4.https://charls.pku.edu.cn/

科技出海记|送机器人出海“打工”的擎朗CEO李通:海外并非遍地是黄金

·出海的核心是要本地化。我们现在的策略叫“一国一策”,很多地区国家实际上不像中国的单一大市场,是不互通的。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策略,有独立的市场方案和交易系统,以应对不互通的市场需求。

·尽管中东看似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市场,但实际上挑战重重。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中东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出海其实是个放大器,既可以放大成功,也可以放大失败。”

在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擎朗智能”)推出的商用服务机器人逐渐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从2020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到2022年成立国际事业部。如今,擎朗智能服务机器人已遍布全球60余个国家,海外营收占该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已经超过50%。

擎朗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通,受访者供图。、

日前,擎朗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通向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讲述了自己的出海故事,他坦言海外市场并非到处都是金矿,国内市场很卷,但海外市场竞争也非常残酷。“如果你能赚钱,出海可以赚得更多;但如果亏损,出海也可能亏得更惨。”选择小规模、有针对性的市场进行尝试,在李通看来是初探出海之路的企业较好的选择。

以下是李通的讲述:

“市场教育是早期最大的成本”

澎湃科技:为什么选择出海?

李通:出海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必选题,对我们来说也是。我们出海已经有三四年时间了,既是主动选择,也有被动的成分。主动是因为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出海成功也能有更高的毛利;被动的原因是我们接到越来越多海外的客户因为人力严重的短缺咨询机器人业务,加速了我们出海的脚步。

澎湃科技:早期出海时服务机器人市场环境是怎样的?

李通:我们在创业初期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把整个机器人行业所有细分方向都尝试了,最终选定了做服务机器人。最初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需求较大,但后来发现,中国企业很难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做到领先,很容易成为跟随者,而不是技术领先者。

但服务机器人,我们和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2015年之前市场没有服务机器人这一行,我们相当于要开拓整个市场。早期,市场对服务机器人完全没有概念,比如国内餐饮行业,他们不知道餐饮和机器人的关联在哪里?为什么餐饮店要用机器人?市场教育是早期最大的成本。

澎湃科技:出海到国外市场相较于国内有哪些优势?

李通:国内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导致机器人的需求急剧攀升。但从项目发展来说,国外市场劳动力的服务成本更贵。比如日本、欧美服务基本以时薪为主,对机器人替代劳动的需求更高。我经常开玩笑地讲,我们不是机器人公司,我们是劳动外包公司,把机器人送到劳动力更贵的地方工作,让我们获得更高的利润。

中国拥有海量的服务应用场景、智造产业集群、规模化制造工厂、关键零部件和供应链中心,研发和生产制造成本都是显性优势。从服务机器人领域来看,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全球赛道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在推动产业升级,国家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视使我们在这条赛道上更具优势,软硬件结合的模式更符合市场需求。

“出海的核心是要本地化”

澎湃科技:你们核心的优势在哪里?

李通:过去,中国的产品力对比当地产品约达80%,价格则是50%。如今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的产品力可达150%而价格仅为80%。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服务机器人全球化阶段。

另外,机器人的核心是算法,算法需要的是运行数据。我们有海量的场景,这些每天都在运行的机器人不断地产生新的数据会让算法精进和产品的稳定性会越来越强。

澎湃科技:不同国家对你们产品的需求有什么不一样?

李通:我们的产品终端价一般为当地劳动力成本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海外的市场服务也有提供租赁,我们为他们提供设备和服务,对标来看,机器人本质上是划算的,能给他们实现降本增效。

不同国家对产品的需求有所不同。比如,日本的店铺面积较小,机器人设计更紧凑;德国因啤酒文化对液体震动的要求更高。总体核心功能一致,但在细节上进行了本地化调整。

澎湃科技:你们是否考虑建立海外的总中心?

李通:会考虑。去年我们在日本的增速达到了240%。最初我们的市场策略是全面铺开,但后来逐渐聚焦在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区进行布局。我们在美国洛杉矶、德国、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迪拜都有全资公司,在当地实现包括数据节点、业务、运营服务、供应链等。

出海的核心是要本地化。我们现在的策略叫“一国一策”,很多地区国家实际上不像中国的单一大市场,是不互通的。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策略,有独立的市场方案和交易系统,以应对不互通的市场需求。

“除了资金支持,人脉关系很重要”

澎湃科技:出海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李通:花了很多精力在产品认证上,我们做了60多个国家的相关知识产权认证;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新鲜事物,行业内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甚至参与了建设行业标准。新进市场在安全等各方面都有细节要求。我们花了很多钱、很多时间去做合规。

澎湃科技:这波企业出海也有亏损的,在你看来是什么原因?

李通:很多企业亏损的原因在于高昂的市场教育成本,而不是进入市场的时间早晚。

在初期阶段市场教育特别花钱,需要不断地说服别人,随着后期市场渗透率提高,销售的成本就会降低。我们的海外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进行市场教育,这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

澎湃科技:你们出海后,产品规模化过程中会有压力吗?

李通:规模化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资源配置和市场拓展。我们通过在当地建立信任并拓展市场,实现规模化反而是资源整合的结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策略之一,比如和当地的经销商共同开拓市场,借助在海外有影响力的股东,帮助我们在当地市场建立信任、介绍重要合作伙伴。

我们一直专注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十几年。看起来,似乎机器人行业的门槛并不高,但要真正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不容易。这不是一个时髦的行业,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成果的,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过程。科技创新需要时间,想要立刻规模化并形成产业链并不现实。

“中东投资人挑项目挑花了眼,吸引他们很难”

澎湃科技:出海有哪些失败的经历?

李通:在中东成为出海热门地区之前,我们算是比较早进入中东市场的。当时中国企业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合作对象,我们认为当时的市场机会很好,确实也拿到了不错的资金支持。中东更愿意投资在一些创新性、革命性的项目上。

尽管中东看似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市场,市场机会很大,但还是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人文特点。比如一开始,我们尝试在那边推行劳动替代型机器人,结果发现行不通。虽然那里很有钱,但大批的劳动力来源于其他周边国家,整体成本还是比使用机器人更划算,因此劳动替代这个思路不对。

如今再去中东争取类似的机会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中东市场的窗口期已经过去,现在吸引中东投资人的难度比以前大得多。

澎湃科技:对于其他科技企业或机器人企业出海,您有什么建议?

李通:出海需要量力而行,竞争非常残酷,挑战多得数不过来。出海其实是个放大器,既可以放大成功,也可以放大失败。如果你能赚钱,出海可以赚得更多;但如果亏损,出海也可能亏得更惨。所以,我们在出海过程中选择小规模、有针对性的市场进行尝试。总的来说,科技出海是大势所趋,但不能盲目扩张。

我们从十几年前开始做机器人,当时几乎没人相信能做出来。早期市场教育非常困难。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我们需要不断证明中国产品的可靠性。比如,在日本市场,即使我们有股东的加持,依然花了数年的时间去打开市场。这些都是极具挑战的过程,特别是要让像日本这样保守的市场接受我们的产品。

澎湃科技:你们未来的技术方向会是什么?

李通:我们正在研发更智能化和多功能的具身服务机器人产品,不仅局限于配送机器人,还有清洁、消杀等专用机器人。未来我们还会在通用性和专用性之间找到平衡,推动产品在不同场景中的普及。

技术迭代中对场景和数据的要求都非常高,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以具身智能为例,它最终的任务是产品的应用和推广。我们目前的策略是先在商用场景进行测试和推广,再逐步扩展到更多的场景中。就像个人电脑的普及历程一样,最初从大型机应用于商务,后来才逐渐进入大众市场。我们的产品迭代方向不仅包括AI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还涉及如何将这些服务型产品快速复制和推广到更多应用场景。

科学家在微波炉里发现耐极端环境细菌,或可用于筛选工业菌株

“微波炉里不是一个纯净、原始的地方。”

这一最新发表的研究,有悖人们的常识。

人们通常认为,微波炉里强大辐射足以杀死任何潜藏的细菌。

8月8日,西班牙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发表论文称,在微波炉里发现了多种耐极端环境的细菌,“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

反复的热冲击、电磁辐射和干燥筛选了具有高抗性的微生物。

这一发现,不仅对公共卫生至关重要,还将推进相关生物技术的应用,比如筛选工业生产中需要耐极端环境的细菌。

该论文的标题是《微波炉中的菌群:家用和实验室微波炉的生物多样性》(The microwave bacteriome: biodiversity of domestic and laboratory microwave ovens)。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来自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University of Valencia)的研究员曼纽尔·波尔卡(Manuel Porcar)。

研究人员分别从家庭厨房、公共空间如自助餐厅、生物学实验室的微波炉中分别取样进行检测。每个地方采样10台微波炉,一共30台。

“在家用微波炉中发现的菌种,如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肠球菌(Enterococcus)和气单胞菌(Aeromonas),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论文作者之一、研究人员丹尼尔·托伦特(Daniel Torrent)表示。

他同时指出,但与厨房表面的常见菌种相比,微波炉中的微生物没有增加额外的致病风险。

“我们建议居民和实验室人员定期用稀释的漂白剂溶液,或市场上销售的消毒喷雾对微波炉进行消毒。”

托伦特提醒,每次使用微波炉后,要及时用湿布擦拭内表面来去除任何溢出物等残留物,以防止细菌滋生。

此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共采集到来自25个细菌门的747个属。最常见的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尤其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托伦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细菌对极端条件的耐受性,如高辐射,可以激发多种生物技术应用。其中之一可能是生物修复,例如实地(原位生物修复)或在受污染材料中(异位生物修复)净化放射性核素。”“它们也可以用于工业过程,如生物燃料或其他化学品的生产,以加强预处理过程,或作为需要极端条件的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

此外,托伦特表示,一些嗜极细菌(可以或需要在极端环境中生长繁殖的细菌)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抗病原和抗炎活性。“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研究,但是拥有具有这些特性的细菌可以极大地促进这些研究。”

附论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microbiology/articles/10.3389/fmicb.2024.1395751/full

科技出海记|送机器人出海“打工”的擎朗CEO李通:海外并非遍地是黄金

·出海的核心是要本地化。我们现在的策略叫“一国一策”,很多地区国家实际上不像中国的单一大市场,是不互通的。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策略,有独立的市场方案和交易系统,以应对不互通的市场需求。

·尽管中东看似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市场,但实际上挑战重重。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中东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出海其实是个放大器,既可以放大成功,也可以放大失败。”

在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擎朗智能”)推出的商用服务机器人逐渐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从2020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到2022年成立国际事业部。如今,擎朗智能服务机器人已遍布全球60余个国家,海外营收占该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已经超过50%。

擎朗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通,受访者供图。、

日前,擎朗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通向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讲述了自己的出海故事,他坦言海外市场并非到处都是金矿,国内市场很卷,但海外市场竞争也非常残酷。“如果你能赚钱,出海可以赚得更多;但如果亏损,出海也可能亏得更惨。”选择小规模、有针对性的市场进行尝试,在李通看来是初探出海之路的企业较好的选择。

以下是李通的讲述:

“市场教育是早期最大的成本”

澎湃科技:为什么选择出海?

李通:出海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必选题,对我们来说也是。我们出海已经有三四年时间了,既是主动选择,也有被动的成分。主动是因为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出海成功也能有更高的毛利;被动的原因是我们接到越来越多海外的客户因为人力严重的短缺咨询机器人业务,加速了我们出海的脚步。

澎湃科技:早期出海时服务机器人市场环境是怎样的?

李通:我们在创业初期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把整个机器人行业所有细分方向都尝试了,最终选定了做服务机器人。最初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需求较大,但后来发现,中国企业很难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做到领先,很容易成为跟随者,而不是技术领先者。

但服务机器人,我们和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2015年之前市场没有服务机器人这一行,我们相当于要开拓整个市场。早期,市场对服务机器人完全没有概念,比如国内餐饮行业,他们不知道餐饮和机器人的关联在哪里?为什么餐饮店要用机器人?市场教育是早期最大的成本。

澎湃科技:出海到国外市场相较于国内有哪些优势?

李通:国内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导致机器人的需求急剧攀升。但从项目发展来说,国外市场劳动力的服务成本更贵。比如日本、欧美服务基本以时薪为主,对机器人替代劳动的需求更高。我经常开玩笑地讲,我们不是机器人公司,我们是劳动外包公司,把机器人送到劳动力更贵的地方工作,让我们获得更高的利润。

中国拥有海量的服务应用场景、智造产业集群、规模化制造工厂、关键零部件和供应链中心,研发和生产制造成本都是显性优势。从服务机器人领域来看,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全球赛道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在推动产业升级,国家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视使我们在这条赛道上更具优势,软硬件结合的模式更符合市场需求。

“出海的核心是要本地化”

澎湃科技:你们核心的优势在哪里?

李通:过去,中国的产品力对比当地产品约达80%,价格则是50%。如今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的产品力可达150%而价格仅为80%。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服务机器人全球化阶段。

另外,机器人的核心是算法,算法需要的是运行数据。我们有海量的场景,这些每天都在运行的机器人不断地产生新的数据会让算法精进和产品的稳定性会越来越强。

澎湃科技:不同国家对你们产品的需求有什么不一样?

李通:我们的产品终端价一般为当地劳动力成本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海外的市场服务也有提供租赁,我们为他们提供设备和服务,对标来看,机器人本质上是划算的,能给他们实现降本增效。

不同国家对产品的需求有所不同。比如,日本的店铺面积较小,机器人设计更紧凑;德国因啤酒文化对液体震动的要求更高。总体核心功能一致,但在细节上进行了本地化调整。

澎湃科技:你们是否考虑建立海外的总中心?

李通:会考虑。去年我们在日本的增速达到了240%。最初我们的市场策略是全面铺开,但后来逐渐聚焦在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区进行布局。我们在美国洛杉矶、德国、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迪拜都有全资公司,在当地实现包括数据节点、业务、运营服务、供应链等。

出海的核心是要本地化。我们现在的策略叫“一国一策”,很多地区国家实际上不像中国的单一大市场,是不互通的。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策略,有独立的市场方案和交易系统,以应对不互通的市场需求。

“除了资金支持,人脉关系很重要”

澎湃科技:出海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李通:花了很多精力在产品认证上,我们做了60多个国家的相关知识产权认证;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新鲜事物,行业内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甚至参与了建设行业标准。新进市场在安全等各方面都有细节要求。我们花了很多钱、很多时间去做合规。

澎湃科技:这波企业出海也有亏损的,在你看来是什么原因?

李通:很多企业亏损的原因在于高昂的市场教育成本,而不是进入市场的时间早晚。

在初期阶段市场教育特别花钱,需要不断地说服别人,随着后期市场渗透率提高,销售的成本就会降低。我们的海外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进行市场教育,这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

澎湃科技:你们出海后,产品规模化过程中会有压力吗?

李通:规模化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资源配置和市场拓展。我们通过在当地建立信任并拓展市场,实现规模化反而是资源整合的结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策略之一,比如和当地的经销商共同开拓市场,借助在海外有影响力的股东,帮助我们在当地市场建立信任、介绍重要合作伙伴。

我们一直专注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十几年。看起来,似乎机器人行业的门槛并不高,但要真正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不容易。这不是一个时髦的行业,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成果的,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过程。科技创新需要时间,想要立刻规模化并形成产业链并不现实。

“中东投资人挑项目挑花了眼,吸引他们很难”

澎湃科技:出海有哪些失败的经历?

李通:在中东成为出海热门地区之前,我们算是比较早进入中东市场的。当时中国企业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合作对象,我们认为当时的市场机会很好,确实也拿到了不错的资金支持。中东更愿意投资在一些创新性、革命性的项目上。

尽管中东看似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市场,市场机会很大,但还是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人文特点。比如一开始,我们尝试在那边推行劳动替代型机器人,结果发现行不通。虽然那里很有钱,但大批的劳动力来源于其他周边国家,整体成本还是比使用机器人更划算,因此劳动替代这个思路不对。

如今再去中东争取类似的机会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中东市场的窗口期已经过去,现在吸引中东投资人的难度比以前大得多。

澎湃科技:对于其他科技企业或机器人企业出海,您有什么建议?

李通:出海需要量力而行,竞争非常残酷,挑战多得数不过来。出海其实是个放大器,既可以放大成功,也可以放大失败。如果你能赚钱,出海可以赚得更多;但如果亏损,出海也可能亏得更惨。所以,我们在出海过程中选择小规模、有针对性的市场进行尝试。总的来说,科技出海是大势所趋,但不能盲目扩张。

我们从十几年前开始做机器人,当时几乎没人相信能做出来。早期市场教育非常困难。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我们需要不断证明中国产品的可靠性。比如,在日本市场,即使我们有股东的加持,依然花了数年的时间去打开市场。这些都是极具挑战的过程,特别是要让像日本这样保守的市场接受我们的产品。

澎湃科技:你们未来的技术方向会是什么?

李通:我们正在研发更智能化和多功能的具身服务机器人产品,不仅局限于配送机器人,还有清洁、消杀等专用机器人。未来我们还会在通用性和专用性之间找到平衡,推动产品在不同场景中的普及。

技术迭代中对场景和数据的要求都非常高,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以具身智能为例,它最终的任务是产品的应用和推广。我们目前的策略是先在商用场景进行测试和推广,再逐步扩展到更多的场景中。就像个人电脑的普及历程一样,最初从大型机应用于商务,后来才逐渐进入大众市场。我们的产品迭代方向不仅包括AI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还涉及如何将这些服务型产品快速复制和推广到更多应用场景。

一年两针长效HIV疗法数据登顶刊,暴露前预防效果显著

·“这项研究证明女性能够可靠地遵循暴露前预防的用药方案,并且lenacapavir能够在6月内保持足够高的水平,以预防感染。”

1981年,全球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在美国被发现,随后40多年里,科学研究成果为其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大量工具。如今,艾滋病已经可防可控。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疾病,HIV又分为HIV-1和HIV-2,HIV-1在国内外广泛流行,HIV-2在中国极为罕见。

2012年7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首款用于预防HIV感染的药物恩曲他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F/TDF),用于男男性行为的HIV-1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随后,关于这一药物能否推广到其他高风险人群(如顺性别女性,顺性别是与跨性别相对的概念,指自我性别感知与在出生时被指定的生理性别一致)的问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研究显示,在全世界每年新发的130万例HIV感染病例中,顺性别妇女约占一半。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发的一项研究表明扩大暴露前预防用药的人群至顺性别女性具有可行性。暴露前预防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在发生易感染HIV的行为前服用特定抗病毒药物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

这是一项在南非和乌干达进行的针对顺性别女性的PrEP大型随机对照试验(PURPOSE 1),参与者按2:2:1的比例,分别进行每年两次皮下注射的lenacapavir(来那卡帕韦)、每日口服恩曲他滨-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F/TAF)、每日口服恩曲他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F/TDF)。考虑到将安慰剂组纳入试验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试验还包括筛选但未入组的人员,作为不接受PrEP的观察组。

试验结果显示,不接受PrEP的观察组中,HIV发病率与之前的估计一致,为每100人每年2.41例。三个干预组的参与者中,共有55例新发感染,其中lenacapavir组无感染,F/TAF组39例,F/TDF组16例,发病率分别为每100人每年0、2.02和1.69例。这样的疗效结果超过预定的停药标准,因此该试验提前停止。

过去有研究发现,暴露前预防药物效果的强弱与使用的剂量成正比,具体的效果取决于使用者的依从性(指患者的用药行为与治疗规定、医嘱一致)。PURPOSE 1的试验结果强调了坚持每日口服药物的挑战,当依从性低时,HIV-1感染的发生率与未作干预时的发生率一致。能够坚持每年注射两次lenacapavir的女性比例约为92%。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期刊发的社论称,这项研究证明女性能够可靠地遵循暴露前预防的用药方案,并且lenacapavir能够在6月内保持足够高的水平,以预防感染。lenacapavir是由跨国药企吉利德科学(GILD.US)研发的一种长效HIV-1核衣壳抑制剂,可通过干扰HIV病毒衣壳蛋白的组装和拆卸发挥作用。当地时间2024年6月20日,吉利德科学在其官网公布了前述研究结果,因其100%预防HIV感染的效果,引发广泛关注。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配发的社论指出,该试验主要在南非开展,该国在2021年更新了PrEP指南,支持将PrEP用于HIV感染风险最高的人群,包括青春期女孩、年轻女性以及男性同性恋者等。

据悉,南非的人口数据表明,符合HIV感染高风险人群标准的16至25岁的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女性约有450万,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另外还有75万南非人符合使用PrEP的条件。截至2021年,南非有超过525万符合使用PrEP条件的人,但仅有35万人(不到7%)曾获得过PrEP处方,持续使用的比例可能更低。“降低HIV感染率的关键挑战之一是识别高风险人群(特别是女性),使其参与进来,并提供易于获得、低门槛、低成本的有效PrEP方案。”文章写道。

该社论文章介绍,在非洲,年轻人使用PrEP的障碍包括社会污名、对副作用的担忧、长途旅行或等待预约时间、临床开放时间不便以及药物费用。以药物费用为例,在南非,F/TDF的年费用不到50美元,lenacapavir在美国的年费用约为43000美元,在南非使用lenacapavir的机会极为有限。“为了弥合目前PrEP的有效性和有效性之间的鸿沟,未来必须解决这些挑战。首先,被证明有效的PrEP药物应该在经济上为被研究国家的人群所接受。”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2日发布的一份题为《当下的紧迫性:艾滋病处于十字路口(The Urgency of Now:AIDS at a Crossroads)》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399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约有3070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这意味着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全球治疗覆盖率从2015年的47%升高到2023年的77%,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共卫生成就。

根据这份报告,口服PrEP的人数也从2017年的20万上升到2023年的350万,不过仍远低于2025年2120万的全球目标。《报告》也关注到lenacapavir,其评论称,如果这种PrEP方案能够迅速而经济地提供给潜在用户,可能预示着艾滋病毒预防的突破。

《报告》提到,在东部和南部非洲的一些国家,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接受一次口服预防治疗的人数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增加了一倍多。亚洲和太平洋、东欧、中亚和拉丁美洲的进展要慢得多,这些地区大多数需要预防措施的人来自关键人群。对预防措施服务的认识、可接受性和可获得性有限是主要障碍,负担能力、法律和社会环境也是问题。

《报告》还提到,女性列举的停止口服PrEP的原因包括副作用和社交焦虑,例如对污名化、嘲笑和暴力的恐惧等。社会支持有助于更有效地使用PrEP。在南非东开普省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年轻女性将她们对PrEP的高度依从性归因于能够舒适地向家人、朋友或男友透露她们的PrEP使用情况。

“通过使PrEP正常化的活动,增加对PrEP的知识和接受度,有助于促进其使用的支持性社会环境。”《报告》建议各国采取更系统的方法,根据艾滋病毒发病率和行为风险,为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妇女提供优先服务。

虽然药物治疗已经显示出预防HIV感染的有效性,但最好的预防措施仍然是行为方式的改变。《报告》多次提到,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十分重要。

参考资料:

1.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e2408591

2.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07001

3.https://www.unaids.org/sites/default/files/media_asset/2024-unaids-global-aids-update_en.pdf

喝咖啡能减肥?你想多了!速溶咖啡或帮健康“倒忙”

·“咖啡对减肥有适度的好处,但是别不切实际地期望喝很多咖啡能显著减少你的体重。”

·建议喝少糖少奶油的咖啡,“糖会增加热量,而咖啡传统上是不含热量的饮料。”

除了提神醒脑,人们现在还寄希望用咖啡来减肥。

据《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8月13日报道,自2024年年初以来,被称为“咖啡漏洞”(the coffee loophole)的节食趋势和食谱逐渐兴起,激发了人们对饮用咖啡(或咖啡因)减肥的新兴趣。

据悉,“咖啡漏洞”是指在一杯咖啡中加入家用香料或商业补充剂,以增强减肥效果。理想的情况下,这些混合物应该在饥饿感袭来后7秒钟内倒入。

咖啡真的能帮助减肥吗?《科学美国人》的答案是:适度饮用咖啡对减肥有适度的好处,但不会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过量饮用咖啡会带来睡眠困难、焦虑等负面影响。

咖啡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一种象征。2024年5月,由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虹桥国际咖啡港、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3133亿元。2016年至2023年,中国人均年消费咖啡数量从9杯增长至16.74杯。截至2024年3月,国内连锁咖啡门店共计52308家。

咖啡如何影响减肥

据《科学美国人》文章介绍,咖啡和咖啡因相关产品被认为是一种快速、简单的减肥方式,可能与咖啡促进消化系统运转的能力有关。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以加速结肠肌肉收缩,进而刺激排便。咖啡因也是一种利尿剂,它会增加尿液的分泌,导致人体内水的重量损失。这些影响在饮用咖啡后很快产生,但持续时间短暂,不能导致永久的减肥。

“然而,长期饮用咖啡似乎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文章写道,经常喝咖啡不会导致明显的体重减轻,但可以防止体重增加——虽然很微弱。202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追踪了超过15万名参与者的喝咖啡习惯,发现调整其他生活方式变量后,喝不加糖的咖啡的人在四年时间里体重增加得更少。每喝一杯咖啡,体重增加比不喝咖啡的人少0.25磅(约0.113公斤)。

咖啡还与身体脂肪的少量减少有关。《科学美国人》文章提到,在一项研究中,一天喝四杯速溶咖啡的人脂肪量减少了4%,近六个月时间里,研究参与者的总体重也有部分减少。

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团队2019年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咖啡中的某些成分能够刺激人体中的“棕色脂肪”。人体内的脂肪分为白色和棕色两种,白色脂肪主要用于储存能量,棕色脂肪可以促进糖消耗和白色脂肪而产生热量,增强其活跃度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血脂水平。

咖啡的主要活性化合物是咖啡因,这种物质能够刺激食物诱导的产热——用于消化、吸收和储存食物中营养的能量。咖啡因可以通过提高新陈代谢率,增加这个热量。“然而,总的来说,这种能量的增加是很小的。”文章写道,一项短期研究显示,喝咖啡的人每天可能会多消耗80-150卡路里,相当于几块奥利奥饼干。但随着喝咖啡的时间增长,额外消耗的卡路里量会增加。

咖啡因还被认为能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具体来说,咖啡因能阻断与腺苷(一种触发睡意并促进放松的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导致心率加快和警觉性提高,这又会导致更多卡路里燃烧。它也能增加脂肪的氧化,即分解组织中储存的脂肪量以获取能量的过程。

除了咖啡因,咖啡中还含有几种多酚。多酚是可能影响体重的抗氧化剂。绿原酸是一种赋予咖啡苦味和香气的多酚,已被证明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预防医学专业副教授玛丽莲·科内利斯(Marilyn Cornelis)解释说,人对食物的渴望可能与血糖的波动有关,因此更稳定的血糖可能有助于调节食欲。有证据表明,肠道能感知苦味化合物并调节食欲激素,减少食物摄入。

绿原酸还可能会影响控制食欲和饥饿感的激素。一项针对126名超重者的小型研究发现,咖啡对饱腹激素有调节作用;人们喝了饮料后吃得稍微少了一些,感觉更饱了。喝咖啡后,参与者的血清素(一种大脑化学物质,可以抑制食欲)水平较高,饥饿诱导激素(ghrelin)水平较低。这些影响在饮用含有更多绿原酸的咖啡混合物的人身上更强。“证据表明,咖啡可能会影响食欲和饥饿感,但因人而异。因此,喝咖啡来立即抑制饥饿感可能不是一个现实的期望。”《科学美国人》文章写道。

“咖啡对减肥有适度的好处,但是别不切实际地期望喝很多咖啡能显著减少你的体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营养系主任Frank Hu说。

注意咖啡的饮用量、类型

过去的研究表明,长期饮用咖啡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心脏病、认知功能的改善,甚至降低死亡率。“但仅仅为达到以上效果而增加咖啡摄入量,并不适合所有人。”《科学美国人》文章写道。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运动与营养科学教授罗布·范·达姆(Rob van Dam)说,每天摄入超过约400毫克的咖啡因,可能导致睡眠困难、压力增加和焦虑。(一杯浓缩咖啡约含60毫克咖啡因,具体取决于咖啡的大小和烘焙程度。)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在咖啡中添加糖、奶油等调味剂,但这些调味剂会抵消黑咖啡对减肥的益处。2023年9月,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咖啡饮用习惯及不同咖啡添加剂对长期增重的影响,发现每天多喝1杯不加糖的咖啡(无论是否含有咖啡因),4年后的体重会减少0.12千克。而喝咖啡时添加奶油或非乳制品咖啡增白剂会使个体体重分别增加0.03千克和0.02千克,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多添加一茶匙(约4-5克)糖可使4年后的体重增加0.09千克。

科内利斯建议喝少糖少奶油的咖啡,“糖会增加热量,而咖啡传统上是不含热量的饮料。”

不同类型的咖啡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也不同。2022年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的一项研究区分了无咖啡因咖啡(一种普通咖啡,在咖啡豆烘焙前已去除大部分咖啡因)、研磨咖啡和速溶咖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表明,与不喝咖啡者相比,每天饮用0.5-3杯无咖啡因咖啡、3杯以上无咖啡因咖啡、0.5-3杯的研磨咖啡、3杯以上研磨咖啡分别可降低16%、17%、25%、49%的全因死亡率。此外,数据显示,每天饮用无咖啡因咖啡和研磨咖啡的人的多项心血管健康参数得到改善,但速溶咖啡没有类似效果。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2023年发表在《营养素》(Nutrients)的一项研究表明,饮用速溶咖啡会缩短端粒长度。较长的端粒意味着细胞具备更大的分裂潜力和更强的稳定性,较短的端粒则与细胞衰老、疾病风险增加相关。研究表明,每多喝一杯速溶咖啡,端粒长度与年龄相关的缩短为0.38岁,而过滤咖啡(手工冲泡的咖啡)与端粒长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参考资料:

1.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an-coffee-cause-weight-loss-by-affecting-appetite-and-digestion/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45540-1

3.https://academic.oup.com/eurjpc/article/29/6/982/6512055?login=false

4.https://www.mdpi.com/2072-6643/15/6/1354

5.https://doi.org/10.1016/j.ajcnut.2023.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