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飞创业公司融资2.3亿美元,致力构建“大型世界模型”

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的创业公司有了新进展。9月13日,其创立的空间智能初创公司World Labs正式宣布完成2.3亿美元的巨额融资,投资方包括硅谷知名投资机构a16z、NEA、加拿大风投公司Radical Ventures,以及英伟达公司的风险投资部门等。

据彭博社报道,众多AI领域的知名人士也参与了投资,包括谷歌DeepMind首席科学家杰夫·迪恩(Jeff Dean)和前谷歌AI研究员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辛顿因推动机器学习领域的发展而闻名,被誉为AI教父。

李飞飞创立的空间智能初创公司World Labs成员

World Labs官网介绍,该公司旨在开发能够利用图像和其他数据对三维世界进行决策的软件,致力于构建“大型世界模型”。该公司计划生成虚拟的三维空间,用户可以控制其中的物理等变量,并允许人们创建自己的三维“世界”。李飞飞表示,这项技术对艺术家、设计师、开发者和工程师等职业群体都有重要意义。

World Labs指出,当前的生成式AI模型只能通过文本、音频和视频与世界互动。然而,人类则以三维空间的形式体验世界,其中的物理规则与时间的流逝息息相关。“为了超越当今模型的能力,我们需要具备空间智能的AI,能够在3D空间和时间中对物体、地点和交互进行建模和推理。”

李飞飞在社交平台X表示,“在AI领域中真正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的答案是空间智能”,并称这项技术可以赋能并实现在创造、设计、学习、AR/VR、机器人等领域无数可能的用例。李飞飞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也提到,“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未来的机器人技术和制造业。”

李飞飞在社交平台X上官宣

另据《连线》杂志9月13日报道,World Labs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款产品,第一阶段将专注于构建对三维性、物理性以及空间和时间概念有深入理解的模型,随后将支持增强现实(AR)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

a16z合伙人Martin Casado表示,World Labs的产品可能面向游戏公司或电影制片厂。与ChatGPT类似,模型本身就可以作为产品,客户可以直接使用模型,或将其应用于其他程序。

World Labs于今年1月成立,由李飞飞和贾斯汀·约翰逊(Justin Johnson)、克里斯托夫·拉斯纳(Christoph Lassner)和本·米尔登霍尔(Ben Mildenhall)联合创立,三人均在AI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其中贾斯汀·约翰逊是李飞飞的博士生,现为密歇根大学的助理教授;克里斯托夫·拉斯纳曾在亚马逊、Meta的Reality Labs和Epic Games工作,发明了基于球体的高效可微分渲染器Pulsar;本·米尔登霍尔是神经辐射场(NeRF)技术的发明者,该技术可以将2D图像转换为3D图形。World Labs目前总部位于旧金山,拥有20名员工。

李飞飞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道:“我相信空间智能是我接下来的北极星,它将改变AI的发展轨迹。”然而,《连线》杂志的记者指出,World Labs的愿景与此前迅速消退的热炒概念“元宇宙”有些相似。对此,World Labs的创始人则解释说,元宇宙之所以短暂,是因为当时的热潮基于一些有前景的硬件,但缺乏真正的互动内容,而他们认为,世界模型或能够填补这一空白。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盘初涨1.87%,上一个交易日夜盘收涨1.91%。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盘初涨1.87%,上一个交易日夜盘收涨1.91%。

创新X:他们首创众筹式“科学航班”卫星,在太空探索科技制高点

“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

一年时间做出来一颗新卫星,不再专星专用,而是兼顾数十种类型迥异的载荷,并成功赶上固体运载火箭发射的节奏,还给前沿基础研究的实验室送“机票”,免费带大家飞。这种“科学航班”式的发射,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国家型号任务快速验证的科研新范式。

该模式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简称“卫星创新院”)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首创。

这颗卫星全名是“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

“以前没这样的机会!”一位科研人员表示。

未来,“创新X”团队将利用这一宽适应、低成本、可持续的空间试验平台和科学航班发射模式,征集国内外具有在轨验证需求的新载荷、新产品,搭载发射50公斤级科学微纳卫星、100公斤级科学微小卫星和600公斤级科学试验卫星,进行科学探索和应用。

“最亮”的星,成果不断:明星载荷,两年后还在产出数据

卫星上的科研仪器和设备被称为载荷。

像是积木,一个个载荷被堆砌、组装在一起,成为一颗卫星。然后,这颗卫星被搭载在发射升空的火箭上,送入太空,在预定轨道上运行,并根据指令,开机、探测,传回信号。

“这真的是我们头顶一颗'最亮'的星!”卫星创新院副院长张永合说。发射升空两年来,“创新X”首发星在轨实验成果不断。

“创新X”,意为创新交叉、创新无极限。

2022年7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 “力箭一号” 固体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搭载的“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顺利入轨。

两个多月后,2022年10月,搭载在“创新X”卫星上的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载荷发现迄今最亮伽马暴,对其主暴阶段进行了高精度测量,是国际上已知质量最好的观测,发现该伽马暴的观测亮度和各向同性等效能量均打破纪录,获得国际同行认可。HEBS还与中国 “慧眼”卫星联合精确测量该伽马暴完整爆发过程。

北京时间2023年3月29日2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全球40余家科研机构同时发布该项研究成果。

除了“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全球首张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全球磁场勘测”等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都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的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有关。

这颗重量只有620公斤的卫星上,搭载了20余家单位研制数十套载荷,自发射以来,已完成了44项空间新技术验证。部分技术产品已实现推广应用,现已转入常态化观测模式,仍在持续产出大量科学数据。

“创新X”首发星的科技成果丰硕,为后续 “航班式”搭载模式创造了良好开端。

在创新X首发星在轨试验总结会上,中国科学院卫星创新院副院长张永合与中科宇航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杨毅强共同宣布了“创新X”科学航班计划,基于“创新X”首发星的实践经验与成果,继续探索空间科学探索与技术验证新范式。

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

“创新X”科学航班计划面向全球征集有在轨验证需求的新载荷、新产品,利用“力箭”的发射机会,每年搭载4颗50公斤级科学微纳卫星,2颗100公斤级科学微小卫星,1颗600公斤级科学试验卫星,为全球科学家、科研机构、大学、空间公司提供全链条搭载服务。

截至目前,“创新X”卫星已完成在轨验证的新技术包括边缘计算型视觉芯片、InSb红外探测器、宇航级半导体温控等新器件技术,也包含微牛级冷气微推、超高频脉冲管制冷、3D 打印钛合金高压气储结构、国产舱外无磁光纤等部组件技术,为未来空间探测任务提供了丰富的新技术产品。

创新+闯劲:他们一年做出一颗新星

“创新”往往意味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经费自筹,风险自担,科学先行,过时不候”,这为“创新X”首发星的研发定下了基调。

换句话说,经费紧张,需要“找钱”,需要控制成本;失败的概率大,它瞄准基础研究和最前沿探索;时间紧,火箭发射窗口窄。

但航天和太空是如此特殊,它很少给人第二次补救的机会。所以航天人更要倍加谨慎和努力。

一年时间做好一颗卫星,搭载一二十种新的载荷,而这些载荷如同飞机上的一群乘客,每个人坐在哪儿,是靠窗还是靠过道,以及谁先登机等问题,都要通盘考虑。

创新X总体主任设计师李飞说,“载荷的成熟度,包括它的可靠性肯定会有差异,包括它的研制进度。我们也要保证任何一台载荷出现了一些非预期的情况,不要影响到卫星的安全可靠运行。”“比如推进系统就有好多种,不仅有常规的燃料、化学推进,还有喷气的。”

针对上述问题,创新X总师张晓峰表示,“我们探索了新的流程模式——规范先行,专项识别和重点把控。”

他尤其提到“规范先行”。在用户设计载荷前,“创新X”团队就把相关规范给到用户。让所有用户在相同的规范下进行创新,实现最大程度的匹配和协同。

“创新X”被设计成了一个面向载荷动态集成的通用化的平台,不仅接口丰富,还具备高精度对日观测、对地观测、惯性定向等多种观测模式。此外,它还进行了快速迭代、测试流程优化等技术管理创新,实现了1年的短周期快速研制。

他们还通过利用鉴定件来控制成本。张晓峰介绍,“鉴定件就好比我们坐的飞机、汽车一样的,要先把它定型,然后做各种破坏性试验,比如跌落试验、碰撞试验。没问题之后,我们才开始正式生产这种产品,交付的叫做飞行件。而因为鉴定试验有破坏性,我们一般不用鉴定件了。在'创新X'卫星上使用鉴定件,一是为了缩短加工周期,另外一个是降低成本。”“当然,我们还是做了很多评估和检测,它是满足性能要求之后,才去把它用做飞行件的。”

“力箭一号”首飞时,火箭、卫星以及载荷成本由火箭方、卫星方、载荷方共同承担,但将来,载荷方需要覆盖一定的卫星发射成本,“科学航班”的机票可能要收费了。

“我想,总有一天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这种平衡就是科学家的载荷也能上,然后有经济回报的载荷也能上。”张永合表示。

“8名主任设计师里,有6人是第一次担任主任设计师。团队里三分之二都是‘87后’,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张晓峰总师说,“第一次去做,他们的闯劲、创新性是足够的,但是工作经验怎么保证不出问题?我们当时启用‘双责任制’。”

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

他介绍,所谓“双责任制”,就是一方面让“老”主任设计师或部门领导在关键节点上把关,年轻设计师主导项目设计和推动,另一方面给年轻人安排一个带教的“师傅”,老带新,形成组合。

他们采取的另一个办法是“质量问题小题大做”。张晓峰介绍,2021年夏天,“出过一次事”,“当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做得太快,年轻人经验不足,把一个电缆插错了。结果就把一个器件实际上是过压了。正常应该是3.3伏的电压,结果上了一个12伏的电压。”

全团队的人被叫到一起,开了一个会议——“质量归零会”,希望通过这种“小题大做”的形式,让整个团队知道这种系统工程的质量问题带来的危害,进行举一反三,让整个团队都有航天保成功的意识。“航天它是个系统工程,非常复杂。如果没有工程经验,直接去做,一定会有很多质量风险,会有很多坑,要交很多学费。”他说。

张晓峰介绍,“另外我们卫星创新院有一个传统,是成立临时党支部。其中一个活动叫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我们所有的党员到了发射场,都会写下自己的承诺书,去尽自己最大努力,保发射成功。因为是系统工程,每个人把自己做好了,系统工程才能做好。”

张晓峰表示,“我们还创造了一个纪录——最简发射队。我们在发射场最少的时候只有7个人,而正常一个卫星发射队应该都要30~40个人。”

2022年3月,最后的装配及测试阶段,科研人员晚上在办公室打地铺或睡会议桌,克服了载荷及产品交付运输受限、团队无法到场进行测试等问题,最终卫星在4月底具备了出厂条件。

2022年5月,卫星和团队成员跨越3000公里的公路,从上海抵达酒泉。其中,卫星历时74小时,17次检查之后成功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还有更多核心技术等待着被突破。“创新X”团队将继续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瞄准科学无人区,用创新颠覆以往,成为国家航天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

作为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主力军、应用卫星领域的方面军,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已成功发射包括北斗三号组网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太极一号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等128颗卫星。该机构致力于成为我国先进卫星科学技术的创新引擎、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政学研产用紧密结合的桥梁纽带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为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美国和加拿大两位科学家获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霍普菲尔德(左)和杰弗里·辛顿(右)。

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Hopfield)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以表彰他们“为推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for foundational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that enable machine learning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两位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45万元人民币)奖金。

两位获奖者利用物理学工具构建了多种方法,为当今强大的机器学习奠定了基础。约翰·霍普菲尔德创建了一种可以存储和重建信息的结构。杰弗里·辛顿发明了一种可以独立发现数据属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目前使用的大型人工神经网络至关重要。

诺奖官网介绍,约翰·霍普菲尔德1933年7月15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1958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杰弗里·辛顿1947年12月6日出生在英国伦敦,1978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

此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已颁发给 225 位获奖者。由于约翰·巴丁(John Bardeen) 曾两次获奖,因此自 1901年以来,共有 224 人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已颁发117 次。

过去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费伦茨·克劳斯(Ferenc Krausz)和安妮·勒惠利尔(Anne L’Huillier),以表彰他们“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约翰·克劳泽(John Clauser)和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们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他们通过光子纠缠实验,确定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并开创了量子信息这一学科。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阿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以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贡献,另一半授予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表彰他 “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涨落之间的相互影响”。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共同授予莱因哈德·根泽尔(Reinhard Genzel)和安德里亚·格兹。罗杰·彭罗斯因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而获奖,莱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则因“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天体”而获奖。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詹姆斯·比波斯(James Peebles)、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以表彰在宇宙认知的颠覆性贡献。其中,詹姆斯·比波斯因“在物理宇宙学上的理论发现”独享一半奖金,米歇尔·马约尔和迪迪埃·奎洛兹因“发现一颗环绕类太阳恒星的系外行星”共享另一半奖金。

浦江创新论坛|翁经科: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潜力来自哪儿

美国东北大学植物与人类界面研究所所长翁经科。

2024浦江创新论坛相关活动、Meet TR35 Summit 2024 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TR35)亚太区发布仪式近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论坛嘉宾、往届评委、美国东北大学植物与人类界面研究所所长翁经科在现场接受了澎湃科技的采访。

翁经科强调,科学与创造力密不可分。虽然科学通常被视为精确的数据和事实,但科学突破往往依赖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他专注于天然化合物的开发,致力于探索这些化合物在复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为该领域的引领者之一,翁经科于在2017年,成立合成生物学公司 DoubleRainbow Biosciences,开发基于植物天然产物的新一代保健品原料及药品。

药物研发的创新方向:多靶点天然产物的潜力

在谈及植物代谢进化的研究时,翁经科教授表示,他最期待在植物中发现的是那些“能够针对复杂疾病提供新疗法的天然产物”。这些化合物往往具备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可以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多个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展现更广泛的治疗潜力。

“传统的小分子药物通常是设计用于专门针对单一靶点,”翁教授解释道,“但这在治疗像癌症或糖尿病这样复杂的疾病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随着网络药物学的兴起,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天然产物如何通过与多个靶点相互作用,调控复杂的分子网络,进而提供比单一靶点药物更具潜力的治疗方式。

多酚类化合物便是这一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翁经科表示,这类化合物通过与多个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网络邻近性,展现出了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潜在治疗效果。此外,他还特别关注植物代谢网络中具备重要功能的天然产物,认为这些化合物不仅能揭示植物与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其进化产生的机理也很有可能可以运用到开发新的药物研发中。

翁经科表示,植物次生代谢中在上亿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天然产物,揭示了植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其独特的进化机制也为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抗病毒领域,翁经科特别提到,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isoquercetin)在人类流感病毒(如H1N1和H3N2)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抗病毒活性,有望成为抗流感的候选药物之一。

此外,他还参与主导了一项关于红景天苷(Salidroside)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红景天苷补充剂显著提高了健康受试者在高强度间歇运动后的氧气利用率,且肌肉损伤标志物如肌红蛋白大幅减少,表明其在缓解肌肉损伤和抗疲劳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此外,红景天苷组受试者在疲劳感和情绪稳定性方面的表现也优于对照组。这些数据表明,红景天苷在运动恢复和抗疲劳领域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尽管这些结果令人振奋,但翁经科表示,植物天然产物的药物研发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在进一步优化药物结构以提高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性及大规模生产方面。因此,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来克服这些技术障碍,以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新药。

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潜力

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翁经科教授认为,创新在于“打破现有认知框架,提出全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他表示,“伟大的科学家不仅要验证假设,还要敢于质疑现有理论”,“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翁经科说,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潜力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自由探索的机会以及有效的沟通能力来判断。他特别提到,跨领域的互动能够激发新的想法,科学家们不仅要进行严格的实验,还需要有足够的“创意空间”来自由思考和探索。最后还需要具备“有效地沟通不确定性”的能力,将科学的复杂性和临时性清晰传达给公众和决策者,促进跨学科合作与创新。他认为“青年科学家的潜力在于他们能否展示创造性思维,勇于质疑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年轻科学家在创新道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在应对学术压力的同时保持长期创新的需求,翁经科教授表示。“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发表成果,以获得科研资助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但真正的创新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他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年轻科学家还必须在技术迭代和多学科融合中保持前瞻性思维和创造力。

翁经科建议,首先要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敢于探索未知领域。他特别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往往能激发创新的灵感。”此外,他认为沟通能力同样关键。年轻科学家必须能够有效传达他们的科研成果,吸引更多人加入他们的愿景,促成合作,并为研究争取资金和其他相关资源的支持。

翁经科教授还提到,像托马斯·爱迪生、史蒂夫·乔布斯和埃隆·马斯克这样的伟大创新者,不仅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还擅长通过非凡的沟通能力吸引合作者和资源。“创新不仅需要科学能力,还依赖于广泛的合作与持续的资源支持,”他总结道。年轻科学家不仅要专注于科研,还要积极分享他们的愿景,以确保创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苹果或将放弃一年一更新的产品策略

·苹果公司正逐渐放弃“一年一更新”的产品升级策略。虽然这种方式曾有助于激励员工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并能更好管控市场预期,但如今已“开始出现漏洞”。

·随着产品线的扩大,苹果发现按年更新所有产品并不实际。一些产品如Apple Watch Ultra或iPhone SE“不需要如此频繁地更新”。苹果已经偏离了秋季发布的时间表,选择在产品准备好时发布,“没有准备好就不发布”。

多年来,苹果一直都是按年更新其主要产品,外界都已经熟悉了苹果的这套流程:先在6月份预览新的软件系统,然后在9月和10月推出相应配套设备,例如iPhone、iPad和Mac。但现在,这件大事的发生时间点正在发生变化。据外媒日前报道,苹果公司或将放弃其一年一更新的年度产品升级策略。彭博社知名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发文称,尽管苹果的这套流程已经有诸多好处,但这一发布策略已经开始出现漏洞,“看起来苹果必须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当产品准备好时才会发布,如果产品尚未准备好就不会发布。”

苹果此前一年一更新的策略正逐渐失效

古尔曼认为,苹果此前一年一更的更新流程的好处包括:首先,它有助于激励员工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明确了何时需要准备好特定产品。其次,有利于管控市场预期,分析师和投资者知道该期待什么。苹果基本上每年都会在同一时间段实现稳定的收入增长,帮助推动最重要的假日季;此外,有利于营销规划,如果能在秋季进行一次大型发布,苹果在规划其营销和公关活动时会更轻松。苹果在夏季过后安排发布会,比如,iPhone发布会通常在美国劳动节后的第一个周二或周三发布,这样还能确保媒体人士在结束夏季休假后重新聚焦工作。

然而,尽管有这些优势,苹果的这一发布策略开始出现漏洞。苹果如今的产品线更丰富,包括多款iPhone、iPad、Mac和AirPods。以每年一次的节奏更新所有这些产品并不实际。此外,一些产品(如Apple Watch Ultra或iPhone SE)并不需要如此频繁地更新。

事实上,苹果早已偏离其秋季发布的时间表。今年5月,苹果推出了新iPad,并在2023年1月发布了更快的Mac和重新设计的HomePod。它有时也会在6月推出新的Mac,例如在2023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15英寸的MacBook Air,前一年则是13英寸版本。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纽约出席 iPhone 16 发布会。来源:彭博社

但是,苹果似乎不得不进一步采取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也就是在产品准备好时发布,没有准备好就不发布。

古尔曼指出,苹果的组织结构是按功能划分的,硬件、软件和服务,而不是为每个产品类别设立单独的部门。这意味着公司工程师通常需要为整个产品系列做出贡献。例如,音频团队不仅需要开发新的耳机,还需要为每款Mac、Apple Watch和iPhone的扬声器和声学效果提供工作支持。

除了所有的产品,苹果还有一系列操作系统——iOS、macOS、visionOS、watchOS、tvOS和iPadOS,以及运行在AirPods和家庭设备上的软件。这使得按时推出所有产品变得更加困难。

关键新功能更新已被迫推迟

近年来,苹果常面临一些尴尬的局面,原因在于苹果不得不将一些软件更新中的关键新功能推迟数周或数月才发布。

比如,苹果在今年6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自信地宣布了产品改进,但某些功能却从9月推迟到了12月甚至次年3月。最新的软件更新也显示了苹果这一发布策略的压力。当前的iPad操作系统iPadOS 18几乎没有新功能,并包含了一个使部分M4 iPad Pro在安装后无法使用的漏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苹果不得不更换硬件,撤回操作系统导致其两周时间内无法使用。苹果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追求一次性在秋季推出大部分新硬件和软件产品的做法已经造成了过大的压力。

发布策略可能有变,只需关注Apple Intelligence

古尔曼指出,对于苹果发布策略的变化,只需关注Apple Intelligence。苹果在今年6月发布它时就暗示,将在几个月内逐步推出它的所有功能,苹果CEO蒂姆·库克甚至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承认,Apple Intelligence的功能发布将是分阶段的。

目前,苹果在其营销中并没有明确指明分阶段推出AI系统的问题。它宣称iPhone 16是第一款为Apple Intelligence打造的设备,并在其网站和零售商店上贴满了新AI功能的标志。然而,上个月发布的iPhone 16并没有配备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会避免讨论那些尚未准备好的功能。它不想助长升级被延迟的说法。但是,通过把产品推出时间分布到全年,这看起来似乎很积极,显示出他们在推出产品时的灵活性。

在硬件方面,显然有些年度升级并非必要。不过,出于竞争、财务和营销方面的原因,苹果可能每年都会发布一款新iPhone,但现在它在其他产品的推出时间上更灵活。

苹果今年没有发布Ultra 3手表,只是为Ultra 2增加了一种新的黑色外观选择。它也没有更新低端机型Apple Watch SE。这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旗舰Series 10系列手表上,这款手表拥有了全新设计和其他新功能。

Ultra和SE手表将在2025年进行更新,使得这些非旗舰系列型号的更新周期变为两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苹果的硬件创新速度放缓,因此将两年的功能积累在一起发布,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

但还有其他迹象表明苹果的发布正越来越分散。该公司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推出多款硬件产品。鉴于苹果计划在2025年的大部分时间对iOS 18进行重大更新,这很有意义。它将有助于将新的硬件产品发布与iOS 18新的软件功能联系起来。

英国量子计算创企:量子计算两年内将迎来ChatGPT时刻

据欧洲科技信息网站Tech.eu9月19日报道,英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Oxford Ionics联合创始人称,量子计算将在未来18个月至两年内迎来“ChatGPT时刻”。

Oxford Ionics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英国牛津郡,联合创始人克里斯·巴兰斯(Chris Ballance)和汤姆·哈蒂( Tom Harty)均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系。该公司致力于通过独特的离子阱技术构建精确可靠的量子系统。

在Tech.eu的播客节目中,Oxford Ionics联合创始人克里斯·巴兰斯和汤姆·哈蒂讨论了公司的进展和量子计算的未来。巴兰斯表示:“量子计算的ChatGPT时刻将在未来18个月到两年内到来,届时人们会突然意识到,这项技术真的已经来临,并能够访问量子计算机进行颠覆性的创新。”

Oxford Ionics 展示了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量子芯片,可以在标准半导体制造厂大规模生产。
来源:Oxford Ionics

Oxford Ionics已开发出一款可量产的芯片。今年早些时候,Oxford Ionics赢得了一份价值600万英镑的政府合同,为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NQCC)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能够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让快速执行复杂计算成为可能。

巴兰斯还提到,量子计算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帮助。“有许多银行非常认真投入其中,拥有20-30名拥有量子计算博士的团队研究如何最佳利用量子计算机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对于人才争夺战,他还表示Oxford Ionics正在与美国科技巨头展开角逐。巴兰斯补充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比谷歌、微软和亚马逊更具吸引力。”

微小RNA蕴藏基因调控之谜!解读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同一个人的所有细胞都包含相同的染色体,但不同的细胞类型,如肌肉和神经细胞,却有着非常不同的特性,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在于基因调控,它使不同的细胞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microRNA(微小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小蠕虫带来大突破

20世纪80年代末,安布罗斯和鲁夫坎研究了一种长度不到1毫米的小蠕虫秀丽线虫,并将目标对准了它的两个突变株“lin-4”和“lin-14”。巧合的是,安布罗斯已经发现,lin-4基因似乎是lin-14基因的负调控者。然而,其中的抑制机制并不清楚。

直到博士后结束,安布罗斯在哈佛大学的实验室中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lin-4基因产生的一个异常短的RNA(即microRNA),恰恰是抑制lin-14的“幕后黑手”。与此同时,鲁夫坎也发现lin-4并不影响lin-14基因产生mRNA,而是抑制mRNA生产蛋白质。他还发现lin-14的mRNA有一个关键片段,是lin-4对其进行抑制的“抓手”。

于是,两位科学家在交流后得到了一个突破性的结果:lin-4中的超短RNA与lin-14中mRNA的关键片段序列互补,超短RNA正是通过与mRNA结合“关闭”lin-14,阻止其蛋白质的产生。他们发现了以前未知的、基于microRNA的基因调控机制!

此前,科学家们认为是一种名为“转录因子”的特殊蛋白质,通过结合到DNA的特定区域,决定产生哪些mRNA来实现基因调控。

由沉默到巨大轰动

但是,1993年,当安布罗斯和鲁夫坎在《细胞》杂志发表上述成果时,迎接他们的却是科学界的沉默。尽管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但科学界认为这种机制可能是秀丽线虫的一个特性,与人类和其他更复杂的动物无关。

鲁夫坎发现由let-7基因编码的microRNA,该基因存在于整个动物界。

直到2000年,当鲁夫坎研究小组公布其发现的另一种由let-7基因编码的microRNA时,沉默变成了巨大轰动。与lin-4不同,let-7基因存在于整个动物界。这一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寻宝热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数百种不同的microRNA被鉴定出来。

今天,我们知道人类体内有超过一千种不同的microRNA,没有它们,细胞和组织就无法正常发育,其异常和突变可能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可以说,microRNA的出现揭示了基因调控的一个新的维度,对所有复杂的生命形式至关重要。而安布罗斯和鲁夫坎找到microRNA的过程也是同样的传奇和精彩!

向耐得住“孤独”的科学家致敬

张梦然

从第一个microRNA发现至今,已经有30个年头。人们很难想象,当前在生物医学界蔚为大观的microRNA研究,曾一度处于边缘地位,甚至遭“选择性忽略”。这导致在较为漫长的时间里,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都在孤独求索。但与此同时,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对手也寥寥无几。

科学探索之路往往被描绘为一段孤寂的旅程,但走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艰辛。科学家们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要面对长时间的独立研究、无数次的实验失败,甚至可能是来自同行或大咖们的质疑。不过,这种孤独并非总是负面的,它也给了求知求真的人们一个深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的巨大空间。在这里,他们能不受干扰地追寻那些尚未被前人解答的难题。正是这份坚持,让人类的知识边界得以不断拓展;也正是这份精神,鼓励着每一个不懈努力的科研工作者。

脑机接口首位植入者讲述与大脑芯片共存:难熬但重新振作

30岁的诺兰·阿布(Noland Arbaugh)是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芯片第一例植入者。8年前的一场事故让他从肩部以下瘫痪,今年手术后,他来到巴黎参加一场大型国际象棋锦标赛。日前,他向欧洲新闻电视台分享了脑机接口手术后的生活变化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诺兰·阿布22岁时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夏令营工作时发生了一次事故,他在湖里时被意外撞到,导致身体瘫痪。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不断进出医院,直到他申请参加了Neuralink的试验。但对于大脑手术,他确实感到担忧。

“作为一个四肢瘫痪者,我最宝贵的就是大脑。事故发生后,我非常感激自己仍然保有认知功能,这是我身份的重要部分。”阿布表示,“让别人对我的大脑进行手术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但我相信利大于弊。我知道,如果可能我可以帮助推动这个领域的进步。”

今年1月,阿布接受了Neuralink的大脑芯片植入。这项技术通过一个硬币大小的装置实现,外科手术将其植入头骨中。装置有超细的线连接到大脑,形成脑机接口。植入物可以检测大脑活动,通过蓝牙连接传输到电脑等设备。

但在植入仅一个月后,阿布发现效果不佳,因为许多连接大脑的细线从植入物中脱落,导致可测量大脑信号的电极数量急剧减少,“只有一个月的有效时间,感觉就像一个残酷的玩笑,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几天后他重新振作起来,“我当时的想法是,即使发生了问题,我也知道这将有助于未来的改进。”

Neuralink的第二位患者在8月也接受了植入,Neuralink称,没有出现线回缩的迹象。现在Neuralink的脑机接口更关注电极组,过滤掉发送弱信号的电极组并只接收更强的信号。阿布表示,现在他的植入物再次运作良好。

今年3月,马斯克发布了一段阿布用意念控制鼠标光标下国际象棋的视频。在手术前,阿布需要使用口棒等辅助设备来移动鼠标。手术8个月后,他来到了巴黎,参加国际象棋锦标赛。“在拥有Neuralink之前,下棋对我来说非常困难,身体承受着巨大压力。我只能用特定姿势,持续时间也有限。”阿布在巴黎接受欧洲新闻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现在如果我愿意,我可以躺在床上下几个小时棋。”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这项技术学习法语和日语。“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像《黑客帝国》,可以直接将知识下载到大脑中。”但阿布表示,实际上“它帮助我更高效地与电脑互动,从而学习新知识”。在拥有脑芯片之前,他只能通过观看YouTube视频来学习,互动性差,还需要他人帮忙播放和暂停。现在,他可以自主写作、浏览报纸、播放有声读物等。

谈及未来,阿布希望继续深造。“我一直以来都想上法学院,这仍然在我的计划中,而且我相信是可能的。”他还表示,参与Neuralink的试验让他对神经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未来的方向尚未完全确定。

对于脑机接口的未来,阿布充满希望。他相信有一天这些技术可以让瘫痪患者重新站起来,“我相信这是可能的,而且我认为会在我有生之年实现。”

国际首次,我国科研团队完成超导太赫兹通信实验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的联合实验团队在青藏高原成功实现了基于超导接收的高清视频信号公里级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这是目前国际上首次将高灵敏度太赫兹超导接收机技术成功应用于远距离无线通信系统。

这次实验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省海西州雪山牧场亚毫米波天文观测基地开展,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这里开展太赫兹频段观测的最佳时间段。实验中,发射端信号发射强度仅有10微瓦,相当于手机基站发射强度的一百万分之一,而科研人员在如此微弱的信号强度下,通过太赫兹超导接收机成功接收到了距离1.2公里处传输的高清视频信号。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李婧称,微波通信相当于两车道的道路,而太赫兹通信因为具有更宽、更丰富的频谱资源,相当于把车道增加到了六车道或者八车道,这是太赫兹的意义,而超导探测技术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灵敏度很高,相当于在更宽车道的道路上,跑的车性能更好了,几乎没有损耗,所以可以跑得更远。

太赫兹是介于微波和光之间的频段,被国内外科学家认为是未来通信中将被充分开发的频谱资源。太赫兹通信则是解决未来卫星或星地通信海量数据传输与落地难题的重要技术手段,但面临信号衰减严重而难以远距离传输等瓶颈。实现太赫兹远距离通信,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们攻克的方向。

为了解决相关领域技术难题,我国科研人员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太赫兹天文探测技术相关研究,经过近30年的前期技术积累,终于在近日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将高灵敏度超导接收机技术成功应用于远距离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同时也实现了在0.5太赫兹频段以上迄今最远距离的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史生才介绍,开展相关研究我国有两个优势:

一是我们有青藏高原,是非常好的台址;

二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超导探测器技术方面处于国际前沿。

此次实验充分验证了利用超导接收系统开展太赫兹通信的独特优势,为未来空间、空地大容量太赫兹通信以及雪山牧场亚毫米波多学科平台建设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