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创新论坛|翁经科: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潜力来自哪儿

美国东北大学植物与人类界面研究所所长翁经科。

2024浦江创新论坛相关活动、Meet TR35 Summit 2024 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TR35)亚太区发布仪式近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论坛嘉宾、往届评委、美国东北大学植物与人类界面研究所所长翁经科在现场接受了澎湃科技的采访。

翁经科强调,科学与创造力密不可分。虽然科学通常被视为精确的数据和事实,但科学突破往往依赖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他专注于天然化合物的开发,致力于探索这些化合物在复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为该领域的引领者之一,翁经科于在2017年,成立合成生物学公司 DoubleRainbow Biosciences,开发基于植物天然产物的新一代保健品原料及药品。

药物研发的创新方向:多靶点天然产物的潜力

在谈及植物代谢进化的研究时,翁经科教授表示,他最期待在植物中发现的是那些“能够针对复杂疾病提供新疗法的天然产物”。这些化合物往往具备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可以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多个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展现更广泛的治疗潜力。

“传统的小分子药物通常是设计用于专门针对单一靶点,”翁教授解释道,“但这在治疗像癌症或糖尿病这样复杂的疾病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随着网络药物学的兴起,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天然产物如何通过与多个靶点相互作用,调控复杂的分子网络,进而提供比单一靶点药物更具潜力的治疗方式。

多酚类化合物便是这一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翁经科表示,这类化合物通过与多个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网络邻近性,展现出了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潜在治疗效果。此外,他还特别关注植物代谢网络中具备重要功能的天然产物,认为这些化合物不仅能揭示植物与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其进化产生的机理也很有可能可以运用到开发新的药物研发中。

翁经科表示,植物次生代谢中在上亿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天然产物,揭示了植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其独特的进化机制也为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抗病毒领域,翁经科特别提到,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isoquercetin)在人类流感病毒(如H1N1和H3N2)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抗病毒活性,有望成为抗流感的候选药物之一。

此外,他还参与主导了一项关于红景天苷(Salidroside)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红景天苷补充剂显著提高了健康受试者在高强度间歇运动后的氧气利用率,且肌肉损伤标志物如肌红蛋白大幅减少,表明其在缓解肌肉损伤和抗疲劳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此外,红景天苷组受试者在疲劳感和情绪稳定性方面的表现也优于对照组。这些数据表明,红景天苷在运动恢复和抗疲劳领域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尽管这些结果令人振奋,但翁经科表示,植物天然产物的药物研发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在进一步优化药物结构以提高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性及大规模生产方面。因此,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来克服这些技术障碍,以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新药。

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潜力

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翁经科教授认为,创新在于“打破现有认知框架,提出全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他表示,“伟大的科学家不仅要验证假设,还要敢于质疑现有理论”,“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翁经科说,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潜力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自由探索的机会以及有效的沟通能力来判断。他特别提到,跨领域的互动能够激发新的想法,科学家们不仅要进行严格的实验,还需要有足够的“创意空间”来自由思考和探索。最后还需要具备“有效地沟通不确定性”的能力,将科学的复杂性和临时性清晰传达给公众和决策者,促进跨学科合作与创新。他认为“青年科学家的潜力在于他们能否展示创造性思维,勇于质疑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年轻科学家在创新道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在应对学术压力的同时保持长期创新的需求,翁经科教授表示。“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发表成果,以获得科研资助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但真正的创新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他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年轻科学家还必须在技术迭代和多学科融合中保持前瞻性思维和创造力。

翁经科建议,首先要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敢于探索未知领域。他特别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往往能激发创新的灵感。”此外,他认为沟通能力同样关键。年轻科学家必须能够有效传达他们的科研成果,吸引更多人加入他们的愿景,促成合作,并为研究争取资金和其他相关资源的支持。

翁经科教授还提到,像托马斯·爱迪生、史蒂夫·乔布斯和埃隆·马斯克这样的伟大创新者,不仅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还擅长通过非凡的沟通能力吸引合作者和资源。“创新不仅需要科学能力,还依赖于广泛的合作与持续的资源支持,”他总结道。年轻科学家不仅要专注于科研,还要积极分享他们的愿景,以确保创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苹果或将放弃一年一更新的产品策略

·苹果公司正逐渐放弃“一年一更新”的产品升级策略。虽然这种方式曾有助于激励员工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并能更好管控市场预期,但如今已“开始出现漏洞”。

·随着产品线的扩大,苹果发现按年更新所有产品并不实际。一些产品如Apple Watch Ultra或iPhone SE“不需要如此频繁地更新”。苹果已经偏离了秋季发布的时间表,选择在产品准备好时发布,“没有准备好就不发布”。

多年来,苹果一直都是按年更新其主要产品,外界都已经熟悉了苹果的这套流程:先在6月份预览新的软件系统,然后在9月和10月推出相应配套设备,例如iPhone、iPad和Mac。但现在,这件大事的发生时间点正在发生变化。据外媒日前报道,苹果公司或将放弃其一年一更新的年度产品升级策略。彭博社知名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发文称,尽管苹果的这套流程已经有诸多好处,但这一发布策略已经开始出现漏洞,“看起来苹果必须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当产品准备好时才会发布,如果产品尚未准备好就不会发布。”

苹果此前一年一更新的策略正逐渐失效

古尔曼认为,苹果此前一年一更的更新流程的好处包括:首先,它有助于激励员工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明确了何时需要准备好特定产品。其次,有利于管控市场预期,分析师和投资者知道该期待什么。苹果基本上每年都会在同一时间段实现稳定的收入增长,帮助推动最重要的假日季;此外,有利于营销规划,如果能在秋季进行一次大型发布,苹果在规划其营销和公关活动时会更轻松。苹果在夏季过后安排发布会,比如,iPhone发布会通常在美国劳动节后的第一个周二或周三发布,这样还能确保媒体人士在结束夏季休假后重新聚焦工作。

然而,尽管有这些优势,苹果的这一发布策略开始出现漏洞。苹果如今的产品线更丰富,包括多款iPhone、iPad、Mac和AirPods。以每年一次的节奏更新所有这些产品并不实际。此外,一些产品(如Apple Watch Ultra或iPhone SE)并不需要如此频繁地更新。

事实上,苹果早已偏离其秋季发布的时间表。今年5月,苹果推出了新iPad,并在2023年1月发布了更快的Mac和重新设计的HomePod。它有时也会在6月推出新的Mac,例如在2023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15英寸的MacBook Air,前一年则是13英寸版本。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纽约出席 iPhone 16 发布会。来源:彭博社

但是,苹果似乎不得不进一步采取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也就是在产品准备好时发布,没有准备好就不发布。

古尔曼指出,苹果的组织结构是按功能划分的,硬件、软件和服务,而不是为每个产品类别设立单独的部门。这意味着公司工程师通常需要为整个产品系列做出贡献。例如,音频团队不仅需要开发新的耳机,还需要为每款Mac、Apple Watch和iPhone的扬声器和声学效果提供工作支持。

除了所有的产品,苹果还有一系列操作系统——iOS、macOS、visionOS、watchOS、tvOS和iPadOS,以及运行在AirPods和家庭设备上的软件。这使得按时推出所有产品变得更加困难。

关键新功能更新已被迫推迟

近年来,苹果常面临一些尴尬的局面,原因在于苹果不得不将一些软件更新中的关键新功能推迟数周或数月才发布。

比如,苹果在今年6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自信地宣布了产品改进,但某些功能却从9月推迟到了12月甚至次年3月。最新的软件更新也显示了苹果这一发布策略的压力。当前的iPad操作系统iPadOS 18几乎没有新功能,并包含了一个使部分M4 iPad Pro在安装后无法使用的漏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苹果不得不更换硬件,撤回操作系统导致其两周时间内无法使用。苹果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追求一次性在秋季推出大部分新硬件和软件产品的做法已经造成了过大的压力。

发布策略可能有变,只需关注Apple Intelligence

古尔曼指出,对于苹果发布策略的变化,只需关注Apple Intelligence。苹果在今年6月发布它时就暗示,将在几个月内逐步推出它的所有功能,苹果CEO蒂姆·库克甚至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承认,Apple Intelligence的功能发布将是分阶段的。

目前,苹果在其营销中并没有明确指明分阶段推出AI系统的问题。它宣称iPhone 16是第一款为Apple Intelligence打造的设备,并在其网站和零售商店上贴满了新AI功能的标志。然而,上个月发布的iPhone 16并没有配备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会避免讨论那些尚未准备好的功能。它不想助长升级被延迟的说法。但是,通过把产品推出时间分布到全年,这看起来似乎很积极,显示出他们在推出产品时的灵活性。

在硬件方面,显然有些年度升级并非必要。不过,出于竞争、财务和营销方面的原因,苹果可能每年都会发布一款新iPhone,但现在它在其他产品的推出时间上更灵活。

苹果今年没有发布Ultra 3手表,只是为Ultra 2增加了一种新的黑色外观选择。它也没有更新低端机型Apple Watch SE。这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旗舰Series 10系列手表上,这款手表拥有了全新设计和其他新功能。

Ultra和SE手表将在2025年进行更新,使得这些非旗舰系列型号的更新周期变为两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苹果的硬件创新速度放缓,因此将两年的功能积累在一起发布,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

但还有其他迹象表明苹果的发布正越来越分散。该公司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推出多款硬件产品。鉴于苹果计划在2025年的大部分时间对iOS 18进行重大更新,这很有意义。它将有助于将新的硬件产品发布与iOS 18新的软件功能联系起来。

英国量子计算创企:量子计算两年内将迎来ChatGPT时刻

据欧洲科技信息网站Tech.eu9月19日报道,英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Oxford Ionics联合创始人称,量子计算将在未来18个月至两年内迎来“ChatGPT时刻”。

Oxford Ionics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英国牛津郡,联合创始人克里斯·巴兰斯(Chris Ballance)和汤姆·哈蒂( Tom Harty)均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系。该公司致力于通过独特的离子阱技术构建精确可靠的量子系统。

在Tech.eu的播客节目中,Oxford Ionics联合创始人克里斯·巴兰斯和汤姆·哈蒂讨论了公司的进展和量子计算的未来。巴兰斯表示:“量子计算的ChatGPT时刻将在未来18个月到两年内到来,届时人们会突然意识到,这项技术真的已经来临,并能够访问量子计算机进行颠覆性的创新。”

Oxford Ionics 展示了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量子芯片,可以在标准半导体制造厂大规模生产。
来源:Oxford Ionics

Oxford Ionics已开发出一款可量产的芯片。今年早些时候,Oxford Ionics赢得了一份价值600万英镑的政府合同,为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NQCC)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能够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让快速执行复杂计算成为可能。

巴兰斯还提到,量子计算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帮助。“有许多银行非常认真投入其中,拥有20-30名拥有量子计算博士的团队研究如何最佳利用量子计算机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对于人才争夺战,他还表示Oxford Ionics正在与美国科技巨头展开角逐。巴兰斯补充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比谷歌、微软和亚马逊更具吸引力。”

微小RNA蕴藏基因调控之谜!解读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同一个人的所有细胞都包含相同的染色体,但不同的细胞类型,如肌肉和神经细胞,却有着非常不同的特性,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在于基因调控,它使不同的细胞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microRNA(微小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小蠕虫带来大突破

20世纪80年代末,安布罗斯和鲁夫坎研究了一种长度不到1毫米的小蠕虫秀丽线虫,并将目标对准了它的两个突变株“lin-4”和“lin-14”。巧合的是,安布罗斯已经发现,lin-4基因似乎是lin-14基因的负调控者。然而,其中的抑制机制并不清楚。

直到博士后结束,安布罗斯在哈佛大学的实验室中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lin-4基因产生的一个异常短的RNA(即microRNA),恰恰是抑制lin-14的“幕后黑手”。与此同时,鲁夫坎也发现lin-4并不影响lin-14基因产生mRNA,而是抑制mRNA生产蛋白质。他还发现lin-14的mRNA有一个关键片段,是lin-4对其进行抑制的“抓手”。

于是,两位科学家在交流后得到了一个突破性的结果:lin-4中的超短RNA与lin-14中mRNA的关键片段序列互补,超短RNA正是通过与mRNA结合“关闭”lin-14,阻止其蛋白质的产生。他们发现了以前未知的、基于microRNA的基因调控机制!

此前,科学家们认为是一种名为“转录因子”的特殊蛋白质,通过结合到DNA的特定区域,决定产生哪些mRNA来实现基因调控。

由沉默到巨大轰动

但是,1993年,当安布罗斯和鲁夫坎在《细胞》杂志发表上述成果时,迎接他们的却是科学界的沉默。尽管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但科学界认为这种机制可能是秀丽线虫的一个特性,与人类和其他更复杂的动物无关。

鲁夫坎发现由let-7基因编码的microRNA,该基因存在于整个动物界。

直到2000年,当鲁夫坎研究小组公布其发现的另一种由let-7基因编码的microRNA时,沉默变成了巨大轰动。与lin-4不同,let-7基因存在于整个动物界。这一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寻宝热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数百种不同的microRNA被鉴定出来。

今天,我们知道人类体内有超过一千种不同的microRNA,没有它们,细胞和组织就无法正常发育,其异常和突变可能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可以说,microRNA的出现揭示了基因调控的一个新的维度,对所有复杂的生命形式至关重要。而安布罗斯和鲁夫坎找到microRNA的过程也是同样的传奇和精彩!

向耐得住“孤独”的科学家致敬

张梦然

从第一个microRNA发现至今,已经有30个年头。人们很难想象,当前在生物医学界蔚为大观的microRNA研究,曾一度处于边缘地位,甚至遭“选择性忽略”。这导致在较为漫长的时间里,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都在孤独求索。但与此同时,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对手也寥寥无几。

科学探索之路往往被描绘为一段孤寂的旅程,但走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艰辛。科学家们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要面对长时间的独立研究、无数次的实验失败,甚至可能是来自同行或大咖们的质疑。不过,这种孤独并非总是负面的,它也给了求知求真的人们一个深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的巨大空间。在这里,他们能不受干扰地追寻那些尚未被前人解答的难题。正是这份坚持,让人类的知识边界得以不断拓展;也正是这份精神,鼓励着每一个不懈努力的科研工作者。

脑机接口首位植入者讲述与大脑芯片共存:难熬但重新振作

30岁的诺兰·阿布(Noland Arbaugh)是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芯片第一例植入者。8年前的一场事故让他从肩部以下瘫痪,今年手术后,他来到巴黎参加一场大型国际象棋锦标赛。日前,他向欧洲新闻电视台分享了脑机接口手术后的生活变化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诺兰·阿布22岁时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夏令营工作时发生了一次事故,他在湖里时被意外撞到,导致身体瘫痪。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不断进出医院,直到他申请参加了Neuralink的试验。但对于大脑手术,他确实感到担忧。

“作为一个四肢瘫痪者,我最宝贵的就是大脑。事故发生后,我非常感激自己仍然保有认知功能,这是我身份的重要部分。”阿布表示,“让别人对我的大脑进行手术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但我相信利大于弊。我知道,如果可能我可以帮助推动这个领域的进步。”

今年1月,阿布接受了Neuralink的大脑芯片植入。这项技术通过一个硬币大小的装置实现,外科手术将其植入头骨中。装置有超细的线连接到大脑,形成脑机接口。植入物可以检测大脑活动,通过蓝牙连接传输到电脑等设备。

但在植入仅一个月后,阿布发现效果不佳,因为许多连接大脑的细线从植入物中脱落,导致可测量大脑信号的电极数量急剧减少,“只有一个月的有效时间,感觉就像一个残酷的玩笑,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几天后他重新振作起来,“我当时的想法是,即使发生了问题,我也知道这将有助于未来的改进。”

Neuralink的第二位患者在8月也接受了植入,Neuralink称,没有出现线回缩的迹象。现在Neuralink的脑机接口更关注电极组,过滤掉发送弱信号的电极组并只接收更强的信号。阿布表示,现在他的植入物再次运作良好。

今年3月,马斯克发布了一段阿布用意念控制鼠标光标下国际象棋的视频。在手术前,阿布需要使用口棒等辅助设备来移动鼠标。手术8个月后,他来到了巴黎,参加国际象棋锦标赛。“在拥有Neuralink之前,下棋对我来说非常困难,身体承受着巨大压力。我只能用特定姿势,持续时间也有限。”阿布在巴黎接受欧洲新闻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现在如果我愿意,我可以躺在床上下几个小时棋。”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这项技术学习法语和日语。“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像《黑客帝国》,可以直接将知识下载到大脑中。”但阿布表示,实际上“它帮助我更高效地与电脑互动,从而学习新知识”。在拥有脑芯片之前,他只能通过观看YouTube视频来学习,互动性差,还需要他人帮忙播放和暂停。现在,他可以自主写作、浏览报纸、播放有声读物等。

谈及未来,阿布希望继续深造。“我一直以来都想上法学院,这仍然在我的计划中,而且我相信是可能的。”他还表示,参与Neuralink的试验让他对神经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未来的方向尚未完全确定。

对于脑机接口的未来,阿布充满希望。他相信有一天这些技术可以让瘫痪患者重新站起来,“我相信这是可能的,而且我认为会在我有生之年实现。”

国际首次,我国科研团队完成超导太赫兹通信实验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的联合实验团队在青藏高原成功实现了基于超导接收的高清视频信号公里级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这是目前国际上首次将高灵敏度太赫兹超导接收机技术成功应用于远距离无线通信系统。

这次实验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省海西州雪山牧场亚毫米波天文观测基地开展,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这里开展太赫兹频段观测的最佳时间段。实验中,发射端信号发射强度仅有10微瓦,相当于手机基站发射强度的一百万分之一,而科研人员在如此微弱的信号强度下,通过太赫兹超导接收机成功接收到了距离1.2公里处传输的高清视频信号。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李婧称,微波通信相当于两车道的道路,而太赫兹通信因为具有更宽、更丰富的频谱资源,相当于把车道增加到了六车道或者八车道,这是太赫兹的意义,而超导探测技术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灵敏度很高,相当于在更宽车道的道路上,跑的车性能更好了,几乎没有损耗,所以可以跑得更远。

太赫兹是介于微波和光之间的频段,被国内外科学家认为是未来通信中将被充分开发的频谱资源。太赫兹通信则是解决未来卫星或星地通信海量数据传输与落地难题的重要技术手段,但面临信号衰减严重而难以远距离传输等瓶颈。实现太赫兹远距离通信,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们攻克的方向。

为了解决相关领域技术难题,我国科研人员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太赫兹天文探测技术相关研究,经过近30年的前期技术积累,终于在近日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将高灵敏度超导接收机技术成功应用于远距离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同时也实现了在0.5太赫兹频段以上迄今最远距离的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史生才介绍,开展相关研究我国有两个优势:

一是我们有青藏高原,是非常好的台址;

二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超导探测器技术方面处于国际前沿。

此次实验充分验证了利用超导接收系统开展太赫兹通信的独特优势,为未来空间、空地大容量太赫兹通信以及雪山牧场亚毫米波多学科平台建设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OpenAI推出高级语音模式,支持普通话等50多种语言

·OpenAI正式推出的高级语音模式,已支持50多种语言交流,此外新增五种全新的语音风格供用户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更新中并未包含名为“Sky”的语音风格。此前,该语音曾被指与女演员斯嘉丽·约翰逊声音高度相似。

9月25日,OpenAI在X平台上宣布,将为ChatGPT的付费用户推出全新的高级语音模式(Advanced Voice Mode,AVM),这一更新旨在使用户与ChatGPT的交互更加自然流畅。OpenAI将在本周向Plus和Teams套餐用户全量推送该新模式,企业版和教育版用户则将于下周开始获得访问权限。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转发推文并表示:“希望你觉得等待是值得的。”

在此次更新中,语音模式的设计从外观上得到了改进。现在,语音功能由一个蓝色的动画球体代表,取代了此前OpenAI在5月展示时使用的黑色动态点。当用户在ChatGPT应用中获得高级语音权限后,会在语音图标旁看到一个弹出提示,方便用户快速启用。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ChatGPT新增了五种全新的语音风格供用户选择:Arbor(随和且多才多艺)、Maple(开朗且坦率)、Sol(精明且轻松)、Spruce(冷静且确信)和Vale(聪明且好奇),使得语音总数达到九种。此前的语音包括Breeze(生动且认真)、Juniper(开放且乐观)、Cove(沉着且直率)和Ember(自信且乐观)。这些语音名称均以自然元素为灵感,旨在提供多样化的语气和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更新中没有包含名为Sky的语音。此前,OpenAI在春季更新中展示了Sky的语音,但由于被指与女演员斯嘉丽·约翰逊高度相似,引发了法律纠纷。尽管OpenAI表示并非有意模仿约翰逊的声音,但为了避免争议,仍选择了移除。

ChatGPT高级语音模式现已支持50多种语言,拓展了用户的沟通范围。

官方提供了一个演示视频,视频里有用户问ChatGPT:如何真诚地向只会说普通话的奶奶道歉时,ChatGPT可以用标准的普通话说出:“奶奶,对不起,我迟到了,我不是故意让您等这么久的,我可以怎么补偿您呢?”

高级语音模式还支持自定义指令功能。OpenAI的技术项目经理夏洛特(Charlotte)在演示视频中表示,语音交流包含许多在文本对话中无法体现的元素,如口音、语调、节奏等。OpenAI的研究工程师迈克(Mike)表示,现在用户可以通过设置输入个人信息,定制属于自己的AI模型。

夏洛特在演示中,输入了自己的姓名和居住地,然后询问ChatGPT周末可以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ChatGPT高级语音模式根据天气和用户所在的地区,提供徒步旅行、野餐或沿着加州1号公路驾车等建议。当夏洛特表示对驾车感兴趣并询问具体路线时,ChatGPT也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计划。

OpenAI的模型设计师德鲁(Drew)也分享了他的使用体验:“当我在忙其他事情或不需要与ChatGPT交谈时,它会保持安静。当我有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展开深入的对话。”在此过程中,ChatGPT的声音会根据谈话的语气进行调整。他表示,ChatGPT就像是坐在身旁的朋友,不仅提供信息,还能进行思想交流。德鲁认为在日常使用中,用户可以使用高级语音模式来创造面试、讲故事等场景,而且无需担心延迟问题。他强调:“这种延迟非常低,就像和另一个人交谈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该高级语音模式目前还没有向欧盟、英国、瑞士、冰岛、挪威和列支敦士登等地区开放使用。OpenAI尚未公布这些地区的开放时间。

澎湃科技注意到,OpenAI原计划在6月底推出该语音功能的Alpha版本,但在6月25日表示需要再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实现。当时该公司表示:“我们正在改进模型能力,使模型能更好地检测内容并拒绝输出某些内容,我们也还在努力改善用户体验,并优化我们的基础设施准备工作,以便能在保持实时响应的情况下,(将新模式)扩展至数百万用户。”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获殊荣

当地时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其中,一半授予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大卫·贝克 (David Baker),以表彰其在计算蛋白质设计方面的贡献,另一半则共同授予英国伦敦谷歌DeepMind公司的Demis Hassabis和John M. Jumper,以表彰其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

此前,诺贝尔化学奖已颁发过115 次,已颁发给194位获奖者。由于英国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尔(Frederick Sanger)和美国化学家巴里·夏普勒斯(Barry Sharpless)曾两次获得该奖项。因此,自1901年以来,共有192人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

此前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和美国纳米晶体技术公司前首席科学家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i Ekimov),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quantum dots)方面作出的贡献。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麦化学家摩顿·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和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以表彰他们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 (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们在“凭借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英国化学家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贡献。

汪品先院士:上海应打出新海派文明特色,打造海陆兼顾的文明是我们的使命

“这些年,中国科学家的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创新,特别是源头创新,远远不够,问题出在哪里?是我们这些科学家太笨,不会创新?还是我们这些人太懒,不肯创新?”9月23日下午,88岁、米寿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在自己的新书《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的发布会上发出这样的疑问。

9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在自己的新书《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的发布会上发言

汪品先:创新的障碍在哪里?

“我想把这个大问号挂在更多的人的面前——创新的障碍在哪里?”23日下午,汪品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认为,创新的障碍是文化。”他说,“科学创新的土壤也是文化。但我们传统文化里确实有不利于科学创新的成分。现在的社会文化,也有矛盾之处。比如,一写文章就是套话连篇,一谈到观点,一说到讨论,就有些人看领导眼色,跟权威走。这样的文化不可能利于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到底它们的结合点在哪里?矛盾点在哪里?我希望这个问题被大家所重视,这就是写这本书的目的。”

而对“创新的障碍”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说是源于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听了特别感动。但是,怎么才能成为创新型国家?因此,我在报纸上发起讨论,创新的障碍在哪里?但是讨论得不深入。这些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他也一直在尝试回答这一问题。

两年前,他为澎湃科技撰文,“科学创新要求有文化基础。”“必须要推进东方文化和现代科学的结合。”

更早前,他在同济大学先后开设两轮“科学与文化”的课程,意在促进科学与文化的融合,营造创新气氛。

我觉得科学和文化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关系——没有文化,就不可能创新。”“科学有两种,一种是源头创新,一种是应用和照搬。源头创新,对文化的要求非常高。”汪品先说。

“我主张,中国要推这个方向——在新时代打造一个海陆兼顾、东西结合的新文明,这是我们今天的任务。假如这本书能够对于创新文化有一点启发,能够引起社会的一点注意,那么就是给这本书最大的奖赏。”汪品先表示。

专家:更创新的上海应打造文化中心

在“寻找创新的文化源头”的研讨会上,多位院士、专家重申,为了促进创新,建议上海进一步打造其海派文化特色,打造其文化中心的功能和地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建筑学家郑时龄在讨论中表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定性进行讨论时,我曾经主张过写‘文化中心’。”

汪品先说,“上海的海派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海派文化经常是不按照‘规范’走出来的。现在看到的20世纪30年代的很多电影都是上海拍的,很多老歌也是在上海出的。我觉得在科学和文化建设上,上海应该打出新的海派文明特色。”

汪品先还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源头。他说,“东西方文化的源头就是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的差异。2500年前,在地中海,古希腊产生了一个海洋文明;在黄河流域产生了大陆文明。两个文明各有千秋。大陆文明崇尚集体、家族,崇尚传统、稳定。海洋文明崇尚个人,崇尚开拓。最近的几百年,两个文明一碰撞,大陆文明就输了。”

“美国一位教授来访问,他很奇怪,他说,‘西方打仗,都是跟宗教有关。你们不是这样。’我们(中国)确实有一种自己特殊的文化,不容易为西方人所理解。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到现在还活跃的古文化。中国大陆文化有包容性,而海洋文明有对抗性,它主张竞争。”

“从前,海洋文明跟大陆文明是分开的,两种经济也是分开的。但现在,海洋和大陆的经济已经很难分开了。我觉得,既然经济是结合的,那么文化也必然要结合。”

汪品先说,“中国既可以是大陆的(文明),也可以是海洋的(文明)。”“如何建立一种海陆兼顾的文明,这是我们的使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

公开资料显示,汪品先,男,1936年生于上海,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进行科研;专长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主要研究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开拓了我国古海洋学的研究,提出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等新观点;1999年在南海主持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开我国深海科学钻探之先河;2011-201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系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2018年深潜南海发现深水珊瑚林,并积极推动深海海底观测, 促成了我国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的设立。

无交叉不化学:诺贝尔化学奖9日将揭晓,华裔科学家又成热门

当地时间10月9日11:45,北京时间17:45,诺贝尔化学奖(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并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

又有华裔科学家成为“夺冠”热门。美籍华人翁启惠因创造程式化自动合成多糖分子的化学方法,近年来获得包括沃尔夫化学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

此外,开发了蛋白质结构预测“神器”的科学家约翰·朱默帕(John Jumper)等人也被认为有望问鼎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材料、能源:化学的前沿

近10年来,诺贝尔化学奖主要表彰了在化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和技术创新。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也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多个交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2020年)、锂离子电池的研发(2019年)等。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阿列克谢·叶基莫夫(Alexei I. Ekimov),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贡献。量子点是一种尺寸极小的纳米颗粒,当尺寸改变时,其电子结构会发生变化,可以用于电视显示和LED照明,还可以用于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组织等。

本届诺贝尔化学奖的竞争者也可能从这些交叉领域中诞生,如同样对材料科学有重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领域。来自意大利的理论物理学家罗伯托·卡尔(Roberto Car)和米歇尔·帕里内洛(Michele Parrinello)可能因卡尔-帕里内洛分子动力学方法(CPMD)而获奖,该方法结合了量子力学与经典分子动力学,在原子水平上揭示化学反应和材料行为的过程。

生命科学领域的候选者同样也是化学诺奖的“常客”。使用机器学习预测蛋白质结构的元老级学者大卫·贝克(David Baker)以及开发了蛋白质结构预测“神器”Alpha Fold的谷歌科学家约翰·朱默帕(John Jumper)和Demis Hassabis(德米斯·哈萨比斯)近年来享有极高的诺奖呼声。蛋白质能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复杂折叠,进而影响其功能,机器学习技术解决了其预测难题。这项贡献已横扫多个生命科学奖项。

催化是传统化学中经久不衰的领域,也与能源、环境等应用息息相关。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 堂免一成(Kazunari Domen )因其在光激活催化剂方面的关键工作成为夺奖热门人选之一。在 2020 年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重要论文中,他的实验室制备了光催化剂,使光几乎完美地转化为氢,从而为可持续和经济可行的氢气生产铺平了道路。

多家媒体引用了欧洲化学杂志《化学观点》(Chemistry Views)所发表的关于2024诺贝尔化学奖的预测调查结果,其中得票最高的是美籍华人科学家翁启惠。他于1948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创造程式化自动合成多糖分子的化学方法,并以酵素技术大量合成复杂多糖体及糖蛋白。他的研究于近年来获得包括沃尔夫化学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

值得一提的是,该调查共收到1973票,有近600人被读者提名,温启惠收到206票。

1100万瑞典克朗

诺贝尔化学奖是根据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遗嘱于1895年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以表彰“在化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每年的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诺贝尔化学奖在斯德哥尔摩的年度颁奖典礼上颁发。

诺贝尔化学奖的提名是邀请制的。在9月至10月,由诺贝尔化学委员会向全球数千名特别选定的大学教授和其他学者就来年奖项发出提名邀请,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以及诺贝尔奖得主也可以提出候选人,不可以自荐。提名者的名字和相关信息在50年后才能公开。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是负责筛选提名和选择最终候选人的工作机构,由五名成员组成。他们将在3月至8月之间评估初步候选人并向科学院提交推荐意见报告。这些意见将在科学院化学部的两次会议中讨论,并于10月份通过投票选择化学奖得主。

居里夫人(Marie Curie)是192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仅有的8名女性之一。她的家族也是获得诺贝尔奖最成功的家族。居里夫妇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玛丽·居里本人在1911年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Frédéric Joliot)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据悉,202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50万元人民币。

近十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和美国纳米晶体技术公司前首席科学家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i Ekimov),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quantum dots)方面作出的贡献。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麦化学家摩顿·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和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以表彰他们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 (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们在“凭借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贡献。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国科学家乔治·保罗·温特(Gregory P. Winter),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进化”以及“多肽与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领域的贡献。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约阿基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以表彰他们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瓦日(Jean-Pierre Sauvage)、弗雷泽·斯托达特(Sir J. Fraser Stoddart)、伯纳德·费林加(Bernard L. Feringa),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托马斯·林达尔(Tomas Lindahl)、美国科学家保罗·莫德里克(Paul Modrich)和拥有美国、土耳其国籍的科学家阿齐兹·桑贾尔(Aziz Sancar),以表彰他们在基因修复机理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Eric Betzig)、威廉·莫纳(William E. Moerner)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Stefan W. Hell),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

参考资料:

1. https://clarivate.com/citation-laureates/winners/

2. https://www.chemistryviews.org/whos-next-nobel-prize-in-chemistry-2024-voting-results-october-7/

3.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facts/facts-on-the-nobel-prize-in-chemistry/